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干祖望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2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干祖望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2则
[复制链接]
99
|
0
|
2019-8-20 2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中医称为“鼽嚏”“鼻鼽”等。清代周学海《读书随笔》中对该病有详细描述:“然见有早起,必嚏数十次”“无间寒暑,而寒天较甚”。由于患者体质各异、感邪性质有别及疾病发展阶段的不同,可见肺虚感寒、肺脾气虚、肾阳不足、肺经伏热等不同证候,还有不少病例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夹杂者。笔者试整理干祖望验案2则,中医人网站特转载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案1 赵某,男,14岁,1987年10月13日初诊。症见喷嚏发作剧烈,痰涕似涌,色白质清,病史3年,四季皆然。平素怕凉,鼻常塞。舌苔薄,脉弱。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苍白。辨证属肺气失调,当属桂枝汤证。处方:鱼腥草10g,白芍、辛夷各6g,桂枝、甘草各3g,细辛1.5g,生姜2片,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19日二诊:药进5剂,鼻痒程度有所减轻,除晨昏喷嚏发作依然剧烈,子午之际已减少。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苍白转淡白,有分泌物潴留。苔薄,脉平。原方5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7年10月24日三诊:鼻中气息通畅,喷嚏明显减少,手足温。体格检查示鼻黏膜色淡白,无水肿,无异常分泌物。仍以原方调治20剂,每日1剂,水煎服。病情基本痊愈。
按 小儿肺常不足,皮毛鼻窍卫护功能减弱,易受寒邪而肺失宣降,水津不布则壅滞于鼻。《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鼻涕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医学发明》:“皮毛之元阳本虚弱……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读书随笔》认为嚏之所作是“一缕寒邪,孤行气脉,而不为正气所容,故冲击而出也。”肺气虚寒、风邪袭窍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患者形寒肢冷是由清阳不能“发腠理”“实四肢”所致。《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肺为涕。”涕为肺液,生理情况下,涕能滋润鼻窍,病理情况下,涕液分泌过多。故取辛甘之药合用,升举清阳,细辛温肺散寒,祛风开窍。小儿体质易寒易热,易虚易实,鱼腥草可清肺热、制辛温药之偏,民间单味用于鼻炎,干师用于多涕尤妙,与辛夷共同引诸药归于肺经,使“清阳出上窍”,阳和得转,阴凝自散。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儿科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