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强直性脊柱炎治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强直性脊柱炎治验
[复制链接]
121
|
0
|
2019-8-20 21: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刘某,女,38岁。初诊:1997年9月4日。主诉:胸骨、骶髂关节及四肢关节疼痛伴发热1个月。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骶髂及四肢关节疼痛,以骶髂关节疼痛最剧烈。髋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站立坐下均需帮助,行走艰难。体温37.5~38.0℃。查血沉30mm/1 h,类风湿因子阳性,抗链“O” 1∶2046,血清组织相容抗原HLA-B27阳性。CT 及X线示右侧骶髂关节面硬化,髂骨面下可见小囊状阴影,考虑骶髂关节炎性病变,腰椎未见明显异常。在北京某医院予西药解热消炎镇痛治疗1月无效。患者自述1990年在加拿大行人工流产后出现过上述诸症,后回国在上海某医院治疗,半年后逐渐缓解。既往月经不调,Hb低于70g/L,并有习惯性便秘。现症:胸骨、骶髂及四肢关节剧烈疼痛,下肢活动不利,体温37.5~38.0℃,面色苍白,精神不佳,心慌悸动,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不匀。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顽痹,肾阳虚衰,温煦无力,血脉不利。治法:益肾温阳,活血通脉。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熟地30g、肉桂3g、仙灵脾9g、炒白芥子3g、当归18g、生甘草5g、威灵仙5g、羌独活各5g、柴胡3g、生黄芪30g、赤白芍各12g、桑寄生18g、炙远志5g、防己6g、炮山甲12g、炒枣仁12g,3剂,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诊(9月8日):精神转佳,热减大半,心慌偶作,舌质淡胖,尺脉沉,寸脉不匀。止痛药奇诺力早中晚各服1粒同前,其余西药均已停服。上方减白芥子、生甘草、柴胡、威灵仙,加鹿角胶12g、防风6g、秦艽12g、细辛2g,加强温肾通督,祛风止痛之力。
三诊(9月15日):热已退净,疼痛减,无心慌,仍畏寒,唇舌淡,脉沉细。一诊方减防己、远志、肉桂、枣仁、秦艽,加制附子9g、麻黄5g、炒白术12g、千年健9g、炒杜仲12g。
四诊(9月22日):奇诺力减至每日1粒,疼痛未增,畏寒略减,食纳不振,有泛恶感,舌质淡,脉沉细。以右归丸加减:熟地12g,制附子9g,肉桂3g,吴茱萸3g,当归18g,菟丝子12g,炒杜仲12g,鹿角胶12g,制狗脊9g,广木香3g,炒白术12g,生黄芪30g,防风6g,细辛2g,仙灵脾9g。以后每周复诊1次,先后以骨碎补、肉苁蓉、蜈蚣、全蝎、鹿角霜、川断、苍术、桂枝等出入。11月24日诊时,诸处疼痛基本消除,月经正常,髋关节仍感觉乏力。查血沉7mm/1 h,类风湿因子阴性、抗链“O”阴性,Hb109g/L。11月30日诊时,诸处疼痛悉除,行走自如,能独立上下6楼。以四诊方加减,制成蜜丸,每丸6g,日服3丸,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的久痹、顽痹,治疗突出3个方面:①温肾通督贯穿始终。本病的核心是肾阳亏虚,重点温补肾阳,选用药物有附子、肉桂、吴萸、菟丝子、杜仲、狗脊、骨碎补、巴戟天、肉苁蓉等。又督脉循脊柱分布,主司一身阳气,肾阳为元阳,人身阳气之根本,补肾通督并行,效果更佳。通督主要用鹿角胶、鹿角霜、蜈蚣、白芥子。②活血化瘀,虫类通络。阳虚生寒,寒则血液凝涩不行,故在温补肾阳同时,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白芍、山甲活血化瘀,合少量肉桂鼓舞气血,以利血生髓,髓养骨;久痛多瘀,久痛入络,虫类搜剔通络,有助于止痛。虫类药物各有所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蜈蚣善走脊柱,通督祛邪;全蝎善走四末,止痛较好。③重症缓治,当顾脾胃。本病解热虽快,但止痛和恢复关节功能需要长时间服药,故在用药时应注意脾胃功能,促进药物吸收,方可达到治疗目的。本例的治疗实现了解热止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同时改善了机体的机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