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赖新生治疗声带麻痹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赖新生治疗声带麻痹
[复制链接]
55
|
0
|
2019-8-20 2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赖新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针灸学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中医人网站现将赖新生治疗声带麻痹转载介绍如下。
刘某,男,49岁,2004年9月28日初诊。主诉:音哑3月。患者于同年6月某日上午因外感发热(t 38~C),在香港某诊所就诊,当时予长效青霉素注射液肌注治疗。数小时后体温升至39.6。c,再次就诊,予阿莫西林胶囊等药口服。当晚10时感胸闷不适后神智不清,即送往某医院ICU病房抢救, 昏迷l1天后苏醒,遗留声音嘶哑、高血压等。住院1月后转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院留医,经会诊检查,诊为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继发性左侧声带麻痹。治疗后血压有所下降,但体质较虚弱,声音嘶哑未改善。于9月6日转中医内科病房,服中药20余剂后体质有所改善,仍音哑,出院。请赖教授诊治。诊见:音哑,无吞咽困难及呛水,舌红、苔少根黄浊,脉滑数。中医诊断:失音,证属肺肾阴虚,兼湿热阻滞。西医诊断:声带麻痹。治疗方法:针刺主穴取舌三针(上廉泉、廉泉左、廉泉右)、百会、人中、印堂;配穴选列缺(双)、曲池(双)、合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照海(双)、太溪(双)。每次选取12~14个穴位。上廉泉向舌根方向直刺1寸左右,廉泉左、廉泉右向中线及舌根斜刺1寸左右,百会、人中、印堂平刺0.5寸左右,用捻转平补平泻法;其他穴位常规刺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2次。经10次治疗后,患者已能发出声音,可与他人语言交流,但声音较低。继续治疗10次后声音恢复正常。
按:本例因药物迟发性过敏性休克,昏迷11天后遗留左侧声带麻痹,当属脑髓受损,伤及肾阴,津液不能上乘,肺失滋润,声道失于润泽,以致“金破不呜”而失音。患者舌红、少苔,脉数,为肺肾阴虚之征;舌根苔黄浊,脉滑,为兼湿热阻滞之象。廉泉穴为任脉脉气所发,通于肾经。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因此,舌三针三穴齐发, 可通脑醒神,益肾生精,补髓健脑,润肺利咽喉而开音;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喉咙连于肺系,故可润肺以利喉咙; 曲池、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经之舍穴,舍谷为手阳明经之原穴, 阳明经多气多血,故针刺上穴可补气血而生精津,使津液上荣于肺;曲池、足三里还可清热化湿;人中、百会、三阴交改善循环;印堂镇静、抗过敏。诸穴舍用,共奏益肾生精、润肺开音、清热化湿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