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王伯岳诊治幼儿发热伴咳嗽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王伯岳诊治幼儿发热伴咳嗽案
[复制链接]
194
|
0
|
2019-8-20 23: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辛温辛凉并用,风寒风热两解”以及“表里双解”的治法,是王伯岳先生用于小儿外感热症的重要治法,也为广大中医儿科临床医师所效法。现将朱师传承与应用王伯岳先生经验之麻杏石甘汤病案整理如下,与同道分享。
戴某,女,6岁10个月,2012年6月6日初诊。患发热5天,伴咳嗽,咯痰,鼻塞流涕,微恶寒无汗,口稍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稍干。既往有经常感冒发热病史,查体:体温39.8℃,咽稍红,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诊为外感发热:寒邪束表,里有郁热。治以解表退热,清肺止咳。
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煎)1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芦根10克,鱼腥草10克,甘草10克,葶苈子10克,蝉衣10克,藿香8克,前胡10克,紫苏叶8克。3剂,每日1剂,煮后少量频服,汗出热退则停服。
2012年6月8日复诊。诉服第一剂后汗出热退,体温36.8℃,精神改善,鼻不塞,现仍有少咳,咯少白稠痰,汗多,纳食一般,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脉滑。继以泻白散合二陈汤加减收尾,处方:桑白皮6克,杏仁6克,地骨皮6克,陈皮6克,法夏6克,茯苓6克,苏子6克,浮小麦10克,太子参8克,灸甘草5克,枳壳6克,桔梗6克,每日1剂,服法同前。4剂后痊愈,随访2周病情无复发。
朱师常对我说:小儿外感之证多为寒热两感,小儿纯阳之体易寒从热化,里热偏盛则易热为寒闭。王老的寒温同用,表里双解的治疗方法十分有效。本案患儿发热微恶寒,无汗,乃热为寒束,口稍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稍干为里有郁热。经方麻杏石甘汤辛温辛凉并用,宣肺清热,表里双解。方中配以清热解毒的黄芩、蒲公英、鱼腥草,疏散透表的蝉衣、藿香、紫苏叶、芦根,化痰止咳的前胡、葶苈子,加强表里双解之力,1剂则汗出热退。继泻白汤合二陈汤加味清肺化痰,健脾开胃调理而愈。
朱师认为:麻杏石甘汤在小儿呼吸道发热疾病临床辨证加减关键要抓住寒热的轻重、表里的偏盛来辨证。表证为主则重在解表,用辛温、辛凉之法;表里相兼,则用表里双解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心之水选择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