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复制链接]
162
|
0
|
2019-8-20 23: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P(FI)指根据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8次左右者?I。现代医学认为PRTI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有关,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及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逐步完善,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机为正气虚弱、邪毒留伏,治疗上也注意扶正祛邪兼顾l3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痰瘀互结伏于体内是PRTI病根难断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因病机
1,肺脾肾功能虚弱为病理基础Pd~'lI多因禀赋不足、养护失宜,致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抵抗力低下,稍有不慎外邪便从皮毛或口鼻入侵犯肺;肺气失宣,肃降失调,则治节无权,水液停聚而生痰浊,内贮于肺而使其功能更加虚弱。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脾胃易伤致运化失健,土不养金,则卫外不固而易感。充盛的肾气为小儿生长发育之原动力,小儿“肾常虚”,动力不足,影响其他脏腑功能的发挥,以致整个机体缺乏生机,遂成易感。肺脾肾功能不足,三焦水道失疏,水聚成痰,注于血脉,壅塞脉道,使脉络瘀阻,每遇诱因,便外呼内应发为呼吸道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PRTI的免疫功能失调与体液免疫_4j和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活性、代谢酶等_5~一有关,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程度降低,这与肺脾肾虚弱之病机颇为吻合。
2.痰瘀互结为重要的病理环节PRTI多数表现为病根难断,普遍存在间断性咳嗽、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苔腻、脉滑、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大多有血小板黏附率及聚集率增高、微循环障碍等血瘀表现t 。此乃邪气羁留,阻于脉络,使血运不畅形成瘀血,反之瘀血阻络,又使津液难行,聚为痰浊,如此恶性循环,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痰瘀互结伏于肺,伺机作祟。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近几年宿病,邪必在络? ? 痰因血滞,气阻血瘀,诸脉逆乱”。目前研究表明痰瘀是炎性反应、变态反应及人体物质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的反应l8 。
3,多夹积滞为发病特点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纳一化,食物得以消化。PRTI脾胃虚弱,纳化失和,腐熟运化不及,饮食稍增便可停聚不消,积而不化,气滞不行而成积滞。积滞进一步损伤脾胃,病理 因虚致滞和因滞致虚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致生化乏源,土不养金而卫外不固,易遭外邪侵袭。研究证明积滞患儿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易发生PRT1。
分期辨治
1.感染期,驱邪为主,兼以扶正 RRTI感染期以邪实为主,每次发病的直接原因大多与外感有关。因此在感染前期应及时驱散外邪,并根据正虚的体质特点兼以扶正。笔者临床以疏风散邪、宣肺化痰、理气活血,兼益气(或养阴)扶正为常法,以败毒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感染后期虽为正虚邪恋,但治疗上仍应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使所剩外邪从表而解,同时要积极清除伏邪,兼以扶正。故以清除余邪、化痰祛瘀、兼以扶正为法,以五积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同时,还要及时消除其他相关症状,以邪去正复为度。应注意除邪务尽,否则会影响本病的治疗,留下反复发作的隐患。
2.恢复期,标本兼治,廓清伏邪 咖根本原因为肺脾肾三脏虚弱,但临床责之于肺脾虚弱的十有八九,治疗上往往侧重健脾补肺而忽略补。肾,所以疗效难以长久巩固。笔者认为,。肾虚是PRTI的本质所在,因此治疗时须注重补肾,方能取得可靠疗效。笔者常用山茱萸补。肾扶元,其既能补肾强体,又可收敛固涩,补而不留邪,恰合正气已虚而痰瘀或外邪未净之病机,《医学衷中参西录》赞其“救脱之力十倍于参芪,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据研究山茱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还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脏等作用_】 。此外,还可用山药、白术补脾益气,生津益肺,补肾固本。山药具有滋补、助消化、止咳、祛痰、脱敏的作用l】 。山茱萸、山药相须为用,更助益。肾固本之功,有不热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白术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本草求真》日“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之能健脾}肖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用黄芪补脾益肺,其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珍珠囊》日其“治虚劳,补肺气,?实皮毛,益胃气”,现代研究l】‘。提示黄芪能显著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造血功能,还有强心、保肝、改善肾功能、抗应急、解毒、镇静、止痛等作用。上药共奏调补肾、肺、脾三脏功能。
3.化痰活血贯穿始终痰浊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埘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 《医学正传》日:“气得邪而郁,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人脉中,血为之浊(瘀),此阴滞于阳也 血得邪而郁,隧道阻隔,或溢或结,积久渗出脉外,气为之乱,此阳滞于阴也。百病皆由于此”。明代儿科名家万全认为,人之为病十病九痰,倡导以治痰之方配伍活血化瘀之品。笔者经20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痰瘀伏肺是RRTI的鼠根,把化痰活血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方可取得满意疗效。感染期须用效专力重的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药物,如半夏、胆南星、瓜萎、贝母、竹茹、桃仁、红花、川I芎之类,以期尽快控制感染,缓解症状。恢复期多用痰瘀同治的药物化痰祛瘀,常用的有桔梗、桃仁、山楂、红花、紫草、地龙、黄芪、桂枝、僵蚕、白茅根、大黄、香附、郁金、瓦楞子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有化痰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绝大多数有抗感染、抗炎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证可根据症状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药物。
讨论
RRTI的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指正气虚,主要为肺脾肾功能虚损;标实指邪实,主要有风邪、痰浊、瘀血等,而痰瘀是贯穿在病程始终的病理产物,成为损伤人体正气、阻碍气机运行的主要因素,又是进一步推动疾病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是RRTI缠绵难愈的重要病理因素 本虚与标实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正虚易感外邪、生湿、敛痰致瘀而使邪实,所谓“因虚致实”,邪实反过来又进一步耗伤脏腑之气,使正气更虚,形成恶性循环。在不同阶段,标本虚实主次不一,或重在标实,或重在本虚,或虚实并重。故治疗上须慎守病机,明察邪正消长变化,抓主要矛盾而灵活施治,做到药因证用,法随病变,祛邪务尽,补勿滋腻。扶正需调补肺脾肾,尤重补肾运脾;邪要注意彻底清除痰瘀伏邪,应将祛痰活血贯穿治疗始终,这是防治RRTI的关键之一。否则,只注重体质虚弱一味妄补,而伏邪未得彻底清除,一来伏邪继续伤正,二来滋补之药助邪滋生,使气机更加拂壅,一遇外邪侵袭便诱动伏邪,病即发作。
一般来讲,感染初期,外邪横行束缚肺卫,急需疏风散邪、宣肺理气;此时邪胜正未大虚,以驱邪外出为第一要务,固护正气只需生黄芪一味即可。在感染中后期,正气渐虚,仍应以驱邪为主,邪不去则正不安,切忌过早补益,免遭闭门留寇之患。恢复期标本兼治,以调补肺脾肾为主,祛除痰瘀为辅。补益须重视补肾固本,盖肾为人体阴阳之本,肾阴对机体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阳起着推动、温煦作用,二者相互为用,维护着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补脾之法,贵不在补而在运,切不可一味追求滋补脾胃,当补中寓消,消中有补,否则偏补则易碍滞气机,峻消则易损脾伤正,犯“虚虚实实”之戒。对于内伏之痰瘀,化痰活血之品应贯穿始终,尤其当舌苔厚腻、舌质紫暗、睑下青紫时,当重用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药物,如红花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开飞机的穷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