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肺癌治验举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肺癌治验举隅
[复制链接]
157
|
0
|
2019-8-21 05: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不易诊断,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届中晚期,治疗困难且预后不佳。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中医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笔者辨证治疗晚期肺癌,疗效显著,举例介绍如下。
1 培土生金,平调中焦
高某,男,70岁,2002年7月初诊。患者于1976年秋因咯血、胸痛,确诊为右肺腺癌,行右肺中叶切除术,又因转移于1983年一2000年行4次切除术。2002年春经上海某医院复查确诊为多发性转移性肝癌,并右肺门淋巴结转移。行酒精介入治疗3次,患者身体极度衰弱,经介绍延余诊治。诊见:神疲乏力,右胁疼痛,左颈部红肿,食少便溏,伴咳嗽、痰多清稀,舌紫、苔白腻,脉细。证属肺虚痰盛,瘀血阻络,治以培土生金,活血化痰。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姜半夏各15g,山药20g,炒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陈皮、莲子、莱菔子、白芥子、桔梗,姜黄各lOg,胆南星、炮姜各6g,炙甘草3g。每天l剂,水煎服。1月后患者身体渐复,纳增便溏止,胁痛、咳嗽好转,体重增加,仍苔白腻。此后随症加减: 以莪术、三棱活血化瘀;山慈菇、僵蚕化痰散结;海浮石、海蛤壳、煅龙骨、煅牡蛎、炮穿山甲软坚散结。病情逐渐好转,除左颈部瘀肿外,咳嗽、右胁疼痛等症均除。治疗4年,患者饮食、睡眠正常,健康如正常人。karnofsky评分1130分。
按:本例肺癌患者, 多次转移,迭经治疗,邪胜正却,元气大伤,五脏六腑功能俱损。久病体虚,切忌攻下,但患者又虚不受补,治以培土生金,平调中焦枢机,待脾肺之气恢复后,酌加消坚散结之品。脾胃具有升降气机功能,起枢纽作用,既升肝肾阴精、脾胃清阳,上济心肺,又能降肺胃糟粕浊气,下归六腑以排出体外。虚则补其母,土旺则金自生,运用培土生金法要注意分清甘平、甘温与甘凉。晚期肺癌出现多脏器转移,涉及脏腑气血,寒热虚实夹杂,故用甘平培土法以治病求本。方中以参苓白术散平调中焦枢机;姜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乃二陈汤,燥湿化痰;配伍姜黄、胆南星、炮姜温中化痰饮;桔梗引诸药达上焦益肺。全方寒温并用,甘平培土,益气健脾以保肺金。
2 培土柔肝。润肺消积
肖某,男,69岁,1994年2月初诊。患者1993年7月因咳血、胸痛,经市某医院CT、摄x线胸片检查,确诊为右肺中叶中央型肺癌,并右叶肝转移。查体:肝大,肋下2cm,质硬。即行介入治疗2次,右肺中叶肿块缩小但未消,约3cm×4cm,右叶肝肿块依旧,并有右胁灼痛。症见:咳嗽、胸痛,咯血,肝区灼热隐痛,纳呆口干,胃脘胀满,舌红绛、苔淡黄,脉细弦。证属土壅木郁,木火刑金,治以培土柔肝,润肺肃降,甘凉培土生金法。处方:党参15g,麦芽、焦山楂各30g,北沙参、白芍各20g,桑叶、炒白术、陈皮、焦栀子、茯苓、炙枇杷叶、桔梗、桑白皮、莱菔子各lOg,炙甘草3g。每天l剂,水煎服。1月后咳嗽、胸痛、胁肋部灼痛、胃脘胀满明显好转,口干、咯血减而未消,舌红绛、苔薄白,脉细。原方去焦山楂、桑白皮、莱菔子、桑叶,加麦冬、玄参、阿胶、三七、花蕊石、海浮石润肺止血。药后咯血渐止,舌红绛转淡。此后一直以培土润肺为法,随症加减海浮石、花蕊石、三七、鸡内金等,化瘀软坚消积。同年5月一1996年4月,间断性静脉滴注鸦胆子乳、揽香烯、华蟾素祛邪安正,软坚消癞,病情稳定,病灶未见增大,且未出现新发转移灶,无咳嗽、咯血、胸痛,生活自理。karnofsky评分90分。后死于他病,生存期超过4年。
按:肺为娇脏,易受木火所刑,肺体受伤, 日久肺失宣肃,痰瘀交结成积,若一味攻积治之,肿瘤之邪气更易浸润转移。本例治疗通过调动、激发机体免疫功能以控制癌细胞扩散。使患者带瘤生存。从《临证指南医案》甘凉培土生金法得以启发,养胃阴法常用于治疗咳嗽、肺瘘、咯血虚损、不食等症。肺癌患者病后常情怀抑郁,易木郁生火,木火刑金,采用培土生金法,土不壅,木自伸,肺之呛咳、咯血症较易解决。培土生金法常用桑叶、生麦芽,而不用柴胡,免其燥伤肺津,同时配白芍以柔木安中养金。笔者治疗经验,不用蜈蚣、制草乌、商陆等以毒攻毒,会致肝肾功能损害,使病情恶化。选用海浮石、花蕊石、鸡内金磨积软坚,并有化痰止血之功。配合应用抗癌中成药华蟾素、揽香烯、鸦胆子乳等静脉注射剂(或西药靶向治疗药物)作为祛邪之剂,缓图收功。
3 内治健脾。外治止痒
王某,男,50岁,2005年l0月初诊。同年8月患右肺癌,纵隔淋巴结、肝、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右侧胸腔积液,化疗1次无效,且消化道反应大。诊见:咳嗽、气喘,短气,纳差,舌淡、苔白,脉细。kamofsky评分40分。X线摄片检查示:右肺中叶为癌肿占居,侵犯肺门及纵隔。证属肺脾两虚,治以甘平培土生金。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泽泻、姜半夏各15g,山药20g,茯苓、炒白术、白扁豆、薏苡仁、陈皮、莱菔子、桔梗各lOg,猪苓、海蛤壳各30g,砂仁(后下)、炙甘草各3g。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靶向治疗(吉非替尼250mg,每天1次)。服吉非替尼10天后出现腹泻,先觉腹胀痛,痛即泻,每天10余次,泻后痛减,大便呈糊状夹黏液,伴胸胁胀闷,情志抑郁,纳少神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旺脾虚,木克土位,治宜敛肝扶土。方以痛泻要方加减。处方:白芍、海蛤壳各30g,山药20g,防风、白术、陈皮、茯苓、薏苡仁、黄芩各lOg,炮姜、香附、桔梗各6g,炙甘草3g。5剂。药后腹泻得以控制,继续以甘平培土生金法,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期间患者面部、胸背部出现红色痒疹,高出皮面,伴有渗液。在上方加入凉血祛风之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并配合中药外用。处方:龙胆草、苦参、野菊花、金银花各30g,大黄20g,丹参、白芷各lOg。每天1剂,水煎取液,以毛巾或纱布蘸药液热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天2 3次。皮疹消失。治疗2月,复查X线摄片示:右胸病灶缩小一半,咳嗽气喘消除。2006年1月25日复查x线摄片示:右胸病灶完全消失,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右侧胸腔积液消失。karnofsky评分90分,能自骑自行车就诊。
按: 本例应用甘平培土生金法配合靶向治疗药物时出现较严重腹泻、皮疹。其泻为先腹胀痛,泻后痛减,故用《景岳全书》之痛泻要方。此方为肝旺脾弱而设,方中白芍敛肝,白术健脾,防风理肝舒脾,散气滞,又因消化不良,腹内胀气,故佐陈皮理气和中。诸药相配,补中寓疏,敛肝而顾土,痛泻可止。服用吉非替尼出现皮疹特点为色红、高出皮面,有渗液,奇痒难忍,辨证属血分有热,湿毒浸淫,治当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故内治侧重用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凉血熄风,外治用龙胆革、苦参、大黄利湿泄毒止痒。吉非替尼对肝功能有副作用,晚期肿瘤患者不宜使用对肝功能损害的抗过敏西药。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有利于泄毒止痒,而发挥中医之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医理探源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