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复制链接]
165
|
0
|
2019-8-21 05: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其中,尤以目黄为主症。肿瘤患者的肝细胞性黄疸,尚有上腹包块、腹壁青筋暴露、腹胀大等症,属中医学肝积、黄疸、臌胀、积聚等病证范畴,从中医辨证规范考虑,笔者将其统称为肝积。《难经-五十六难》日: “肝之积,名日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痃疟”。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谓: “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走心下,足胫寒,胁下痛引小腹??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圣济总录》谓: “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虫咬,吐逆粗喘,此是血黄” 。《素问·平人气象论》日: “溺黄赤,安卧者,黄疸” , “目黄者,日黄疸”。《灵枢·水胀篇》谓: “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这些症状描述与现代医学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症状表现相类似。临床治疗必须根据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病机,在遵从化湿利小便总治则的前提下,强调辨证论治同时,结合审因辨治,辨证与辨病结合、局部与整体配合等原则进行治疗。
1 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病因病机
中医肿瘤学认为,肝积的病因为感受邪毒、饮食失节、脾胃虚损、内伤不足等所致。《灵枢·百病始生》日: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卒然多食饮??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fIi积皆成矣。”说明肝积的发病,与内外多种因素有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并强调“正虚发病”的内在因素。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论述: “癌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癌也”。叉提到, “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金·张元素在《活法机要》中谓: “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也提到, “按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如小人在朝,由君子之衰也。”肝积的发生,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湿毒内聚密切相关。其病理特点为湿蕴、气滞、血瘀、毒聚,其病变脏腑主要责之脾胃肝胆,晚期累及肾脏,为湿热瘀毒胶结而成。
2 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从中医学对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中医治疗可按辨证论治、审因辨治、辨证与辨病结合、局部与全身配合的思路进行治疗。同时,不忘化湿利小便,使邪有出路。诚如《金匮要略·黄疸病》日: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具体应用,分述如下:
2 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与灵魂。肝积的辨治须兼顾黄疸与肿瘤两方面。首先,对于黄疽的辨证应先分辨阴阳。阳黄者,根据湿热的偏盛偏衰,轻重缓急,或以清热为主,以茵陈蒿汤加减;或以利湿为主,以茵陈五苓散加减;若热入血分者,应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阴黄者,可用茵陈术附汤、黄芪建中汤等加减治疗。对于肿瘤的辨治,则须根据正邪虚实情况、湿热瘀毒表现进行分型辨治。病之早中期,邪盛正未虚,主要责之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表现为肝气郁结,肝火炽盛,肝盛犯脾,可以消癌化积攻邪为主,用清肝泻火、祛瘀消癌法,选用大黄廖虫丸、膈下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化积丸、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莲花清肝汤等加减。病至晚期,正气已虚,毒邪留滞,肝血失养,累及肾阴,致肾阴亏耗,可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宜用鳖甲煎丸、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一贯煎等加减治疗。根据黄疽与肿瘤情况,进行综合辨治。
2 2 辨病治疗包括针对肝脏肿瘤的辨病用药治疗、根据肝脏的病理特点用药治疗和退黄治疗三方面。对于肝积的辨病用药,常选用干蟾皮、蜈蚣、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莪术、蟾蜍、斑蝥、蚤休、苦参、八月札、鳖甲、生牡蛎、龙葵、白英等具有抑癌作用的药物,以及某些中成药,如莲花片、斑蝥素、华蟾素、肝复乐、金克槐耳冲剂等进行抗肿瘤治疗。对于黄疸的治疗,常选用茵陈、田基黄、溪黄草、车前草、茯苓等以祛湿利小便退黄治疗。而根据肝脏的病理特点,常选用疏肝理气解郁药物有柴胡、薄荷、香附、青皮、郁金、枳壳等;酸甘缓肝柔肝的药物有白芍、当归、甘草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 “木郁达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谓: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谓: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用辛补之,酸泻之。”临床上,常根据肝脏的病理特点选用辛散酸甘之品以疏肝柔肝。
2.3 审因辨治 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生,从病因上可分为原发性肝肿瘤与继发性肝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肝肿瘤按肝癌辨治;而继发性肝肿瘤则须兼顾原发病的治疗,针对原发病的不同用药,如属肠癌肝转移者,则须使用清肠解毒、祛瘀消瘤、通腑理气等法;胃癌肝转移者,当用健脾和胃、舒肝健脾、温中健脾、祛瘀消积等治疗。另外,还须根据新病、久病不同,或用攻邪或用扶正,或攻邪扶正相兼治疗。
2,4 全身与局部治疗 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必须关注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肝功能的损害;二是全身的情况。肝积黄疸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因此,治疗过程中的局部攻邪及全身的扶正结合治疗尤为重要。在肝功能以及全身情况较好的前提下,在全身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可适当加用中药局部介入进行攻邪治疗,如选用莪术油、鸦胆子油、中药提取物HCPT;砒霜提取物亚砷酸针等进行月十动脉灌注以抑瘤退黄,全身用药治疗须注意保肝扶正;将局部的肿瘤控制与全身的辨证治疗相结合,达到消癌抑瘤退黄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肿瘤患者肝细胞性黄疸,其优势体现在保肝抑瘤上。临证时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结合辨病,审因沦治,适当兼顾全身与局部相结合,才能达到扶正与祛邪相统一,标与本兼治的目的,提高临床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低头花已谢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