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耳疖是什么?普济消毒饮治耳疖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耳疖是什么?普济消毒饮治耳疖
[复制链接]
176
|
0
|
2019-8-21 05: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耳疖(er jie)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古代医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别称,如《外科证治全书·卷2》中说:“耳疔生耳窍暗藏之处,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锥刺,引及腮脑,破流血水”。中医人网站特转载普济消毒饮治耳疖医案一则,以飨读者。
涂某某,男,13岁,2004年10月18日初诊。左耳部肿痛6天,痛连腮部及头部,碍于咀嚼、呵欠,伴恶寒壮热,口苦咽干,便结尿黄,左外耳道及耳周红肿,外耳道狭窄如线,耳周淋巴结肿大,左耳听力减退。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清热解毒泻火利湿。
处方:滑石、黄芩、当归、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生大黄(后下)、玄参各10克,柴胡、龙胆草、牛子、花粉各5克,陈皮、僵蚕、甘草各3克。水煎内服,紫金锭外敷。两剂后耳部肿痛明显减轻,寒热除,左耳听力正常,原方生大黄改制大黄服四剂病愈。
按:耳疖生于外耳道,是其毛囊及皮脂腺化脓性感染。多由热毒壅盛,上攻耳窍,或肝胆湿热所致。早期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可使肿消疖散。后期可成脓,但脓成后不宜使用本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儿科
肝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医理探源
流年无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