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王静安治疗儿童颤振验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王静安治疗儿童颤振验案
[复制链接]
95
|
0
|
2019-8-21 05: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属中医学颤振范畴,以头部、肢体摇动、颤抖为主症,病程延绵,逐渐加重,治疗较难。本病突出症状是震颤,《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在本病指肝风而言,风性动摇,震颤、强直、拘痉皆为风气内动之象,,内风为本病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因其病程长,病机复杂,重点为本虚标实,或邪实为主,或本虚为重,多种“涉及多肮脏功能的减退,主要是肝肾阴虚,气血两虚。
病例:关某,男74岁,2004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患震颤麻痹多年,服西药及中药治疗未见明显改善,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时觉心情急躁,情绪不易控制,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震颤加剧,甚至肢体麻木瘫痪,纳少,时觉胃脘痞满,寐差,常有心悸心慌感,口唇紫绀,舌体胖大,质暗红,舌上有横裂纹,苔腐,因手颤不便诊脉。证属肝郁气滞,痰湿阻络,治以疏肝理气,化痰通络。处方:太子参30g,丹参15g,黄连3,陈皮6g,姜竹茹12g,龙骨、牡蛎各30g,石斛30g,知母15g,香椽9g,木香9g,枳壳9g。
11月5日二诊:药后睡眠转佳,余症变化不明显,舌质暗红,舌苔中后部白腻,较前明显退。方取越鞠丸合栀子厚朴汤化载疏肝健脾化湿,继予益气养阴、化痰通络之剂。处方:(1)紫苏10g,荆芥9g,香附15g,神曲15g,白豆蔻15g,厚朴6g,栀子1.5g,黄连1.5g,午时茶1方,菊花10g,金钱草30g。先服1剂。使气机调畅,脾运复常,使后服之药更好发挥疗效。(2)太子参30g,丹参15g,陈皮6g,姜竹茹6g,龙骨、牡蛎各30g,知母.15g,麦冬15g,紫苏梗9g,白豆蔻15g,神曲15g,香附15g,菊花10g,草决明30g,后服3剂。
11月15日三诊:药后心悸好转,纳转佳。处方:太子参30g,丹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炒酸枣仁10g,熟地黄10g,龙骨30g,牡蛎30g,石斛15g,姜竹茹10g,肉桂3g,黄连1.5g,白豆蔻15g,菊花15g,草决明30g。
11月24日四诊:服前方4剂后觉颤振有时能自行控制,纳眠均转佳,心慌心悸减,舌质转为淡红,苔白腻、苔根部较厚。前方去竹茹,加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5g,制何首乌15g。
按:本例病机为肝肾阴虚、痰瘀动风。年老之人,肾中阴阳皆不足,且阴虚亦损及阳,其舌体胖大、质暗、舌上横裂纹均为气阳不足之明证,心气虚则心动无力而心慌、眠差。方中太子参、丹参气血两调,麦冬、玉竹、石斛养肺胃之阴而不敛邪。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竹茹化痰,菊花散热清肝,草决明平肝明目,炒酸枣仁养心益肝,除烦安神。肉桂、黄连取交泰丸之意交通心肾,而肉桂量倍于黄连,在于温肾阳以助气化。四诊时痰浊、瘀血等标实已去七八,当顾本虚为要,以益气养血、活络熄风为法,加黄芪、当归、制何首乌精气血同补,白芍、熟地黄、当归、丹参实寓四物汤之意,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该患者震颤加剧受情绪影响较大,故王老以治肝为重点,不足一月便获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語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