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张仁异病同治的针灸经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张仁异病同治的针灸经验
[复制链接]
39
|
0
|
2019-8-21 05: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张仁主任医师,从医近40载,学验俱丰,擅长针治疑难杂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提倡以中医辩证论治为基础,探索现代疑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将张老师采用异病同治之法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1. 异病同穴
新明穴是上世纪70年代针灸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新穴,用于治疗眼底疾病,其针感强烈,具有益气化瘀明目作用。其中新明1穴,位于耳垂后皮肤皱纹之中点,翳风穴前上5分。实践中张老师发现,此穴不仅对各种眼病有显著疗效,而对难治性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亦有满意疗效。曾有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无痛性阵发性抽搐前来就诊。该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左下眼睑不时跳动,时作时止,以后日渐频繁,并且由眼睑向下逐渐延伸至口角,面部抽搐的程度逐渐加重,抽搐的时间逐步延长,而期间隔时间渐渐缩短,且每当情绪激动时加重。乃予针刺左侧新明1穴,当进针至此穴出现酸、麻、沉、胀等针感反应时,即应用手法,并使传感达到面颊,出现局部热胀舒适感。随即原来还在抽搐的面部肌肉停止异样跳动,留针期间未再抽动。经多次针治,频繁的面部抽搐,变成偶尔发作,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而获临床痊愈。
又如天柱穴,张老师认为,由于其属足太阳经,内邻督脉之风府,外近少阳之风池,挟三阳之经气,而阳经均会集于头部,“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天柱穴前对眼球,足太阳又源出眼区,所以天柱与眼球关系密切,具有通窍明目、清瘀散结之功能,从而疏导眼训气血之凝集,是治疗眼底病要穴。同时,天柱穴位在颈项而属阳经,针刺此穴位,可起到振奋阳气、祛寒活血、调理肩背经络气血运行的作用,还能治疗颈椎病。早在《甲乙经》中就提出“项直不可顾,暴挛足不任身,痛欲折,天柱主之。”又天柱穴虽位于项后,但与甲状腺前后相对,有近治作用,是治疗甲亢和验穴。对甲亢引起的突眼症,也多取治该穴。所以张老师在临症时,常取天柱穴治疗眼底病、颈椎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多种病症。
2. 异病同方
眼底出血、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少年黄斑变性等是不同的眼底病,虽然这些眼底病有异样的眼底表现及临床症状,但其病位相同,病机均为眼络脉气血不和,瘀滞失畅,精微不能上输入目,目窍失于濡养。故治疗都可选用调整目系气血,疏理眼底脉络的方法,达到血脉通利、濡养神珠目的。张老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对这些难治性的眼底病总结出一个基本方,即新明1穴、风池、上睛明、球后。此基本方,以中取和近取相互配合运用,能起到通畅气血、濡养神珠的作用,使视物清彻明亮。甚至一些外眼病,也可采用这一基本方。当然由于是不同的眼病,不仅症状不同,而且其本质仍有所差异,所以张老师在此固定组方的基础上增加不同配穴。如视神经萎缩加新明2、上明;视网膜色素变性加翳明;眼底黄斑变性加天柱、承泣(与球后交替使用);眼底出血加太阳等。
曾遇一中年僧人,因做法事劳累,导致右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积血,视力卒然下降至只有眼前10cm指数的程度。吹影虽然当地医院积极对症止血消炎等治疗,病情得以控制,但视力始终未见好转,多处治疗无效。半年后,经张老师针刺新明1、上睛明、风池、球后常用穴,再配以太阳、攒竹穴。每周针治3次,通过5次的治疗,右眼视力开始逐渐恢复,3个疗程后,视力恢复到0.9。
又如李某,男,13岁,因患先天性黄斑变性视力显著下降,双眼裸视力0.07,平日看书需依赖于放大镜。经采用上述配穴组方治疗后,经3个疗程治疗视力提高到0.2(左),0.3(右),此后,阅读时可以不用放大镜。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针道天下
肝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