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田淑霄治小儿湿疹及荨麻疹医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田淑霄治小儿湿疹及荨麻疹医案
[复制链接]
160
|
0
|
2019-8-21 05: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案1 小儿湿疹
魏某某,男,5岁,2009年5月2日初诊。
周身湿疹已经5个多月,瘙痒,流黄水,大便偏干,纳呆,手足心热,舌红,苔白,脉数。处方:紫草15克,槐花15克,地榆18克,薏苡仁10克,苍白术各6克,宣木瓜8克,黄柏5克,党参8克,茯苓8克,生甘草6克,僵蚕8克,蝉衣4克,丹皮8克,鸡内金8克,砂仁5克。7剂,水煎服。
上方共服14剂,症减,黄水基本已经不流,瘙痒减轻,继以上方去党参、茯苓、生甘草、鸡内金、砂仁,加玳瑁10克,赤芍8克,乌梢蛇6克,苦参6克,虎杖6克,地肤子7克,蛇床子7克,白鲜皮7克,白蒺藜7克,火麻仁10克。调治半月而愈。
按:湿疹多为湿热浸淫或兼风热外袭所致,成年人、婴幼儿皆可发生,病程缠绵,易于反复,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田淑霄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颇有心得,尤擅于治疗婴幼儿湿疹。此案小儿湿疹,纳呆,大便偏干,苔白,脾虚征象明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加之小儿乃为纯阳之体,湿停日久容易化热而成湿热弥漫之势,而且湿热蕴伏,又易招致风邪侵袭,如此风湿热相合,发于肤表,遂发湿疹瘙痒流水。故而首诊清热利湿,祛风凉血与补脾益气,健运化湿之药相合为用,而二诊时,脾胃之气得复,故而去掉党参、茯苓、炙甘草、砂仁等补益脾胃之药,加入玳瑁、赤芍、苦参、虎杖清热解毒凉血,地肤子、蛇床子、乌梢蛇、白蒺藜祛风止痒,以增清热凉血,利湿解毒之力。田淑霄不囿陈法,药随证变,灵活加减,故能获效。
案2 荨麻疹
赵某某,女,26岁,2009年5月11日初诊。
自述患荨麻疹已经半年,不定期发作,色红,瘙痒,凸起成片,全身各处散发。月经正常,末次月经5月5日。纳眠可,二便调。舌尖红,苔稍黄,脉滑。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当归20克,生地10克,紫草30克,槐花3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乌梢蛇10克,荆芥10克,僵蚕12克,蝉衣6克,浮萍4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白鲜皮10克,白蒺藜10克。7剂,水煎服。
药后,瘙痒有所缓解,皮疹范围缩小,继服三周之后,未来治疗,后因他病来诊,询之至今未发。
按:《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案患者荨麻疹已经达半年之久,乃为气血不足,肌表失于荣养固护,风邪外袭,正气无力抗邪外出,以致风邪羁留血分不去,且有化燥生热之象。舌尖红,苔黄即是明证。前人有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而投以党参、黄芪、当归、生地补气养血。气血生,燥能濡,风邪自散。再者气血不足日久,往往导致气滞血瘀,瘀滞久蕴而能生热,药用丹皮、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凉血行血,紫草、槐花清热解毒。风邪正盛,急投大量祛风止痒之药,诸如僵蚕、蝉衣、防风、荆芥、乌梢蛇之类。其中乌梢蛇能搜风通络止痒,对于本病尤宜。另外田教授还习用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白蒺藜等引药达表,增强祛风止痒之效。全方标本兼治,气血共调,故能取效于数剂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风湿病治疗中心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肝病治疗中心
传统文化
医学视频
杏林杂谈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中医内科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