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温肾固摄治遗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温肾固摄治遗尿
[复制链接]
171
|
0
|
2019-8-21 05: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小便自遗,反复出现的一种儿科病证。其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或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也有单纯功能失调引起的。偶然因为疲劳或睡前饮水过多而致者,属于正常现象,不作病态。
针灸治疗 基本原则是温肾固涩。主穴取中极、关元、三阴交。兼有一夜数次遗尿,小便清长,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畏寒者加命门、太溪;兼精神不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加肺俞、脾俞、足三里。毫针刺,可加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其中关元、中极针感须下传至阴部,下肢穴位针感要向上放散,效果较好。
按:中极可调整膀胱气化功能;关元、三阴交相配,能振奋全身气机而通肝、脾、肾三经经气。《席弘赋》云:“小便不禁关元好”。《聚英·杂病歌》曰:“遗尿神门鱼际穴,太冲大敦及关元”。因为遗尿患者每多梦境,神门、鱼际清心肺以宁心神,关元与大敦、太冲,远近皆作用于下腹,是上中下三部同治之法,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敷神阙穴法 药用麻黄2份,益智仁1份,肉桂l份,共研细末,置瓷瓶或玻璃器皿盛贮。每次取药末3g,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以上药填脐。敷3次后改为每周填脐1次,继用2次,以巩固疗效。
按:麻黄宣利肺气,调畅三焦;益智仁、肉桂益肾助阳,助膀胱气化;脐孔为人身之命蒂,又与十二经脉相连,三药敷脐,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穴位刺激作用,能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起到宣肺气、补肾气而固小便作用,诚有良益。
指针弹拨四缝穴 四缝穴位于双手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术者用手拇指甲之中峰,置于四缝穴上,适当用力按压至筋骨部,进行由外向内,反复弹拨。术者指下即有滚动与“卡叉”感觉。其顺序是:始于食指至小指,连续弹拨40~50次,以局部皮肤呈红晕为佳。每日1次。病情重者每日作2次,连作6日为1疗程,休息1天再续。病情轻者常在1疗程内治愈,重者亦在2~3个疗程内出现理想的效果。
按:针刺治疗遗尿的疗效,与调整睡眠深度有关,故应注重调整睡眠状态。经针刺治疗后,症状好转,夜间总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有人选针刺人中穴治遗尿,效果也不错,其原因是人中穴可能使小儿睡眠深度变浅。
尿床的患儿,夜间应按时唤醒排尿;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遗尿,针灸效果不好,应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再进行恰当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医沙龙
患者心声
风湿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中医内科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
妇科病治疗中心
低头花已谢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