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小儿久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小儿久泻
[复制链接]
143
|
0
|
2019-8-21 0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叶某,2岁,男孩,便泄已3个月。始病呕吐、泄泻,住县医院治疗而呕止,但大便未成形。出院后又解稀便,日10余次,诊为肠炎,服藿香正气丸、香连丸、保和丸、江中消食片等泄仍未止。刻诊:形体消瘦,面色不华,精神软弱,大便稀伴泡沫,时带青色,日10次,有时腹痛而哭,按摩腹部则哭止,饮食一般,但所便尽是所进食之物,完形未消化,口稍渴,尿短,脉弱,舌质淡苔白。属脾气虚亏,运化稽迟。治以健脾化湿,方用钱氏白术散加味: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甘草3g,葛根15g,藿香5g,广木香5g,车前子5g,扁豆10g,砂仁3g,怀山药10g,钩藤10g,大枣4枚。服药5剂见效,日解5~6次。复诊去钩藤,续服15剂,大便仍日解5次,饮食稍不慎,又解10余次,仍时有腹痛,痛即泻,脉弱,舌苔黄。重新辨证认为患儿仍为脾气虚亏,之所以缠绵不愈,恐湿热内郁。忆起本县名老中医江声远先生介绍,常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久泻的经验(江先生学有渊源,乃王一仁高足,王乃名医丁甘仁先生得意门生)。不妨—试,药用薏苡仁10g,黑附片3g,败酱草6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白扁豆10g,怀山药10g,大枣4枚,陈皮5g。3剂后泄止,复3剂痊愈。
余治小儿久泻以脾胃为本,小儿脾胃虚弱,易寒易热,易饥易滞,稍有不慎即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何况久泻?久泻患儿初起多呕泄并作,常经过多种抗生素、补液及止呕等对症处理;或因其寒热不调,饮食积滞,湿热郁遏,虚实夹杂,曾服和解寒热,消导积滞,分消湿热,攻补兼施的方药,泄泻仍不止者,脾胃不会安然无恙。再说以脾胃为本,亦为了防止脾虚及肾,阴伤及阳。余常用钱氏白术散、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等。临床上纯虚者少,而以虚为主,虚中夹实者多,此例即一典型,故仅补脾益气助运,置“实”于不顾,则泄便不止,一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则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载于《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张仲景用治肠痈。借治肠痈力治腹泻,是江先生活用经方的经验,余学之,果收立竿见影之效。有效非偶然,一是病位都在肠,二是病机相同,皆为湿热郁遏,三是本方配伍精妙。方中薏苡仁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利肠胜湿,又补益脾胃;败酱草辛苦微寒,具清热解毒化湿之能,擅治肠炎;此方尤妙在微用附子,借其温行通达之力,以敞肠间蕴结之湿热,合补脾胃之品,使患儿气机畅通,脾胃健运,郁遏之湿热顿消而泄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风湿病治疗中心
肠炎,痢疾,疟疾
会员之家
妇科病治疗中心
肝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男科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性病,艾滋病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