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单纯性肥胖辨治进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单纯性肥胖辨治进展
[复制链接]
129
|
0
|
2019-8-21 05: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西药、手术、中医药、针灸、运动、饮食等,而中医药因其副作用小、疗效显著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就中医药防治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肥胖症的判定标准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国际肥胖对策运动和国际肥胖研究联合协同机构,提出肥胖的判定标准为:BMI在25~30为超重,≥30为肥胖。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标准并不适合中国人,所以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邀请有关科学家组成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群有关数据的汇总分析,经过3年的努力,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我国肥胖的分类标准: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中国成人的正常BMI应是18.5~23.9。
2.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过食肥甘,缺乏运动,久病正虚,情志所伤等均可导致肥胖,所谓“脾肾气虚,运化输布失司,清浊相混,不化精血,高脂痰浊内蓄。”周卫平等认为肥胖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症,实者主责之痰,虚者主责之脾,所谓“肥人多痰”、“肥人多湿”、“肥人多瘀”是其虚邪的一面,根本原因在于气虚、阳气不运,病位在脾。李莹等认为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正气虚衰,肥胖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和妇女产后,更年期性机能低下,亦以肾虚为其本,而痰、浊、脂为其标。生活安逸,进食多,心情舒畅,好逸少动均为诱发或增加肥胖的重要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肥胖症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好逸少动,致湿浊内生,滞脾碍胃,脾胃运化失常,津液输布障碍,为痰为瘀;或情志所伤,肝气不舒,肝郁脾虚;或年老体衰、久病正虚等致痰、湿、瘀、积阻滞而成。故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其病机以气虚为主,虚则不能运化,故积湿生痰,痰生气滞,气滞血瘀,为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之证。
[1] [2] [3]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妇科病治疗中心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中医沙龙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突发急性传染病,甲流,禽流感,SARS
中医内科
低头花已谢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