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干祖望教授重用升提药治疗耳聋经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干祖望教授重用升提药治疗耳聋经验
[复制链接]
182
|
0
|
2019-8-21 06: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耳聋,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耳鼻喉科医生颇为棘手的病症。西医除了用手术等方法治疗传导性耳聋外,对神经性耳聋则只能用一些神经营养药以应敷,如ATP、康得灵、维B1等,疗效难以言明,而中医则可辨证施治,因证施法,如补肾益精、益气健脾、清泻肝胆、活血化瘀等等,其中仍然以传统的治疗耳聋方法--补肾益精为主,因肾为耳窍,《灵枢·经脉篇》言:“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谓:“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一旦肾枯精脱,则耳失所闻,常用代表方为耳聋左慈丸。然干老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此方药效平平,不尽人意,于是另辟新径,逐渐摸索出一条新路子,即神经性耳聋始则重用升提药.继以益气健脾法奠后。
重用升提药,是指升麻、葛根、柴胡、蔓荆子四药合用,重者并非谓其加重药中剂量,而是重用升提的药味数,使其升举清阳,冲击空窍,勿虑升之太过。因耳聋乃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顽疾,一直处于古井无波、一潭死水的状态,治之之法,就是投石下井,激造波澜,然后籍机取治,以益气健脾奠后。干老何以独独弃肾而从脾呢?主要是崇尚李东垣学说,他认为:脾居中州,主运化水谷精微,且将精微物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朝百脉”,使诸窍得到濡养而清健,若脾土一衰,难化精微,则属于“诸窍”的耳窍失其滋养而作聋矣。《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留,脉有所竭,故耳鸣”。《嵩崖尊生全书》亦云:“脾胃一虚,耳目九窍不利,故治脾为耳症第一要义”。脾土一健,精微充足,则耳窍得养。
例1,唐某,男,63岁,教授。初诊1990年12月19日。4月份右耳突感失听,当时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住院治疗二十余日,经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ATP,高压氧等,听力有所提高,电测听提示:纯音听力提高约20分贝,后因出国而中辍治疗,加之疲劳,致已升之听力再度下降,几经治疗,听力仍无明显改善,刻下伴耳鸣、呈持续性,音量较大。检查:双耳鼓膜(-),舌淡苔少,脉平。
突聋8月余,情如古井无波,纵然石药有灵,亦难以求效,兹拟重用升提药。处方:升麻3g,柴胡3g,葛根6g,蔓荆子6g,菖蒲3g,路路通10g,红花6g,桃仁10g,落得打10g,5剂。
二诊: 12月24日。5剂后.右耳稍有不适,嘱其续服原方。
三诊: 12月30日。药进8剂后,右耳鸣响更甚,听力反而下降,头部作胀,舌淡苔薄,质偏胖偏嫩,脉细。
古井投石,总算已起波澜,今可藉机,取益气健脾法。处方:升麻3g,葛根6g,黄芪10g,党参10g,紫河车10g,淮山药10g,熟地10g,当归10g,肉苁蓉10g。
四诊:91年1月13日。耳鸣已失,听力明显提高,一向失听的手表声,刻下已能倾聆而得,舌淡苔簿,脉平。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妇科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传统文化
中医沙龙
男科病治疗中心
杏林杂谈
乙型脑炎,流脑,脑炎脑膜炎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