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徐蔚霖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性早熟、遗尿、厌食等)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徐蔚霖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性早熟、遗尿、厌食等)
[复制链接]
114
|
0
|
2019-8-21 06: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徐蔚霖主任医师曾任上海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早年曾师从朱少鸿、叶熙春、姚云江等名家,深得薪传,获益良多。他6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治病救人,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徐蔚霖在临床上擅长治疗儿科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肾炎、遗尿、性早熟等。现将其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儿童性早熟——病在冲任,源在肝肾,治分虚实
徐蔚霖先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患儿有乳房发育临床表现者可按“乳疠”论治,若有月经提前来潮者亦可按“月经先期”论治。儿童性发育的基础是肾气盛,儿童性早熟之源在于肝肾阴阳失衡,在于冲脉任脉气血失调,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元阴元阳。小儿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点表现为肝常有余而肾常虚,易致肝肾阴阳失衡,肾阴不足无以制阳则相火偏亢,使月事非时早致或乳房早现,导致儿童性早熟。先生认为治法应取“滋阴壮水、清肝泻火”。辨证分虚实,治疗先疏肝,用药以入肝经药为先,治疗重在肝、肾二脏及冲任二脉,临床可从虚、实来辨证,虚者为肾阴不足,实者为肝郁气滞,因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为治则。先生常用的经验方组成为:柴胡、黄芩、八月札、天花粉、丹皮、丹参、知母、生牡蛎、潼蒺藜、白蒺藜、郁金、鬼箭羽。其中用柴胡、八月札以疏肝理气;知母、丹皮、生地以清热凉血、活血;丹参、当归以养血活血;生牡蛎、潼蒺藜、白蒺藜、郁金、鬼箭羽以软坚散结。此方适用于肾阴亏虚、相火旺盛、冲任失调的儿童性早熟。常与逍遥丸、六味地黄丸、甘露消毒丹、归脾丸等中成药联合使用,疗效显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补脾益肺,实后天之本;调和营卫,固御敌之藩篱
徐蔚霖先生从为,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患儿自身护卫功能不足,防御外邪侵袭的功能薄弱所致。“脾虚肺弱、生化乏源、营虚卫弱、卫外不固”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之原因所在。肺虚脾弱、痰邪留伏是疾病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因为肺气虚弱,因此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极易使肺失宣肃、气机不利,肺中津液布散失常,则凝聚为痰;而在下呼吸道感染后,由于肺气虚弱,则又极易出现肺气郁闭之病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之痰,可上贮于肺,从而影响肺的正常功能,使呼吸道感染病程延长、症状加重。在正确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先生拟定的治疗法则是“补脾益肺,调和营卫”。“脾为营之源,胃为卫之本”。脾气足则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气血,气血充足才能保证营充卫足,发挥“温分肉实腠理”的卫外防护功能。先生的经验方是:党参、沙参、白术、白芍、当归、丹参、豆蔻、炙远志、五味子、仙鹤草、功劳叶、生牡蛎、炙甘草。方中的党参、沙参以益气扶正固表,兼顾养阴润肺,有利于脾气的运化、肺卫的巩固;配以白术、豆蔻健脾养胃,五味子补肺气调营卫,生牡蛎固表止汗,等等。全方的功能为健脾益气、和营敛汗、开肺化痰。此方温而不燥,补而不腻,起到缓则治其本的作用,临床上屡试屡效。有一5岁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年,从9个月大时得肺炎后,每年至少患二三次肺炎,冬春季几乎每月都患一次感冒,后经先生辨证施治后得以痊愈,随访体健,很少得呼吸道感染。
小儿遗尿——肺脾肾三脏气虚为本,膀胱不约为标
对于小儿遗尿的病机,先生认为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与气化、水道和膀胱有关,病机根本在于肺脾肾三脏气虚。《诸病源候论?遗尿候》指出:“遗尿者以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先生认为三脏之气盛衰与否,直接影响尿的排泄是否正常,三脏气虚的结果是膀胱虚冷,故脾肺肾三脏气虚是“本”,膀胱不约是“标”。先生认为遗尿的根本在于虚,故治疗以补虚为第一要务,强调温肾益脾、镇摄止遗为治疗大法。《景岳全书》曾指出:“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涩,此固宜然,然固涩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先生主张脾肾双补,固涩塞源,双管齐下。固涩即约束膀胱,塞源是肾脾同治。先生常用的方药是:黄芪、黄精、党参、沙参、丹皮、丹参、白术、白芍、豆蔻、五味子、炙远志、菖蒲、功劳叶、台乌药、覆盆子、何首乌、金樱子、生牡蛎、等。其中黄芪、黄精、党参、白术、豆蔻补脾益胃,五味子、炙远志、菖蒲、何首乌、功劳叶、仙鹤草、沙参以益肾肃肺,使下元充、中气足、清阳升、水道通,升降有常,固摄有权,塞源止遗。台乌药温散下焦虚冷以助膀胱气化,金樱子、覆盆子、五味子、生牡蛎以固涩止遗。常配合六味地黄丸、归脾丸等联合使用,效果良好。
儿童厌食——气血阴阳虚实明辨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内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病证。先生认为其病位在脾胃,病机有气血阴阳虚实之分。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稚阴稚阳”、“脾常虚”的生理特点,本病病机每虚多实少或虚实夹杂。病初多为气虚气滞,病久则气血双亏,且可能合并气滞血瘀。先生拟定的治法治则是:运脾养胃、慎用攻伐。“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所以先生强调运脾养胃是治疗小儿厌食的第一要务,而且一定要重视对病因的辨证,临证要详问病史、注意细节。小儿素禀不足(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大病久病之后,易致脾胃虚弱;小儿过量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或进食多量甜食、生冷食物造成食滞胃肠,因此要细辨气血阴阳虚实。先生的经验方是:党参、沙参、白芍、当归、白术、扁豆、豆蔻、五味子、芦根、谷芽、麦芽、焦三仙、鸡内金、伏苓、炙甘草。方中党参、沙参配合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作用;白术、伏苓、白芍、当归合用可气血双补、甘缓养阴;扁豆、豆蔻、炙甘草则和中理气、化湿温胃;谷芽、麦芽、焦三仙、鸡内金以消食和中。全方具有健脾养胃、补益气血、消食和中的功效,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有独特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传统文化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新闻中心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中医内科
风湿病治疗中心
肠炎,痢疾,疟疾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资源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