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邱志济治疗老年痛证的用药经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邱志济治疗老年痛证的用药经验
[复制链接]
223
|
1
|
2019-8-21 0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邱志济治疗老年痛证的用药经验 家父邱志济致力中医临床研究35载,成果累累,擅长治疗肝病,痹证及各种疑难杂病,力主医必有用于世,已公开发表有创新成果的临床特色论文108篇,对老年痹证的治疗亦有独到之处,今略举案例,以探其用药经验。
1、治老年双膝关节久痛,注重益阴和阳 潘某,女,83岁,1996年10月2日诊,自述双膝关节痹痛,屈伸不利年余,刻下行走困难,夜重日轻,影响睡眠,并夹有胃疾,胃脘常有痰饮,背部发寒,少气无力,纳差便秘。X光摄片有骨质退行性关节炎,中西医屡治未效。检查:膝关节皮色不变,稍有肿胀,触之不热,舌红,苔白腻,脉弦细。家父诊为营血亏虚,经脉失养,不荣则痛。拟益阴和阳兼顾胃疾痰饮,方用仲景“芍药甘草附子汤”、“苓桂术甘汤”合局方“二陈汤”加味,药用生白芍30g、生甘草10g、黑附片10g、茯苓15g、桂枝15g、炒白术15g、陈皮10g、旱半夏10g、羌活6g、山茱萸10g,水煎服,服药一剂,膝痛显减,服5剂后,诸证全除,嘱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追访一年无复发。 按: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肝阴不足,寒湿乘虚侵入膝关节经络,壅阻气血,久则痰瘀胶结,筋脉失养,加之激素、骨质增生片等中西杂药乱投,阴阳失调,虚实夹杂。家父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一定剂量的白芍、甘草、附子配伍桂枝、羌活、山萸肉,组成益阴和阳之剂,能迅速消除膝关节骨质退行性,炎证性的病变,最适合年老体弱,不营则痛之证。方中白芍养肝调肝之要药,肝不足者用之可补,肝有余者用之可抑,总使肝之疏泄正常。张锡纯云:“白芍能补能泻,能收能散,能柔能疏,能敛能利,能治坚积、血痹、久痛、大小便不利”。然白芍临床应用虽范围甚广,但要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正确辨证用药是前提,剂量、配伍是取效关键。方中苓桂术甘汤和二陈汤均为胃疾痰饮夹杂而加,乃化气行水扶正祛邪,降逆气,散结气,除痰饮,安脾胃之方。苓桂二药,在伤寒金匮方中,各不下数十方;茯苓能渗能补,能利水湿,能起阴气;桂枝性温煦,可内可外,可上可下,可气可血,可通可补,运用尤广。合“二陈汤”可以理气,可以除痰,气降痰自出,气化痰自豁。《本经》载山茱萸有逐寒湿痹痛之功。羌活散肌表诸风邪,理周身百结之痛,且芳香雄烈,能上行于头,下行于足,遍达肢体。更因患者胃有痰饮夹证,背部恶寒,乃太阳经脉和任督不得温煦,羌活助桂枝宣通任督,温煦太阳经脉,对痰饮背寒颇有效验。诸药组合,和而不烈,刚而不燥,乃治疗老年下肢关节久痹,恰到好处之妙剂。历年来家父以此法加减治愈老年下肢久痛案,不下百例,均收一剂知,数剂愈之效。
2、治老年顽固胁痛,注重温宣内解 梅某,女,60岁,1991年3月5日初诊,患者患慢肝并胃疾多年,左胁下疼痛已有3年,时作时止,饮食不节或食生冷后胁痛加剧,中西药屡治未效,大便数日一行,曾常服黄硝、番泻叶及通便西药,非但无效,反致胁痛加剧。舌淡白薄苔,脉象沉弦,家父辨为寒瘀凝结脾胃和胁部,致肝脾经气不通,拟温宣内解,方用金匮“大黄附子汤”加味,药用生大黄6g、黑附片20g、北细辛6g、片姜黄15g 。水煎服,服药一剂,胁痛大减,3剂后,胁痛如失,大便日日畅通,追访一年无复发。 按:肝脾病之顽固胁痛,按常法治疗,久不获效,临床屡见不鲜,家父注重温宣内解,乃另辟治疗胁痛之一途。寒瘀痼闭凝结,经气、脏腑不通,苟非温药,何以消阴霾而开坚结。家父选用“大黄附子汤”加广姜黄方简效宏,灵活变通寓于其中。方中重用北细辛乃借其辛润宣通之力大,重用附子,少用大黄乃防年老正虚泻实之中有碍逐寒兴阳之弊。加姜黄乃取其“破血立通,下气最速”之说,四药共奏温宣内解之功,此法乃变承气寒下之法为温下,仲师用细辛代枳朴是因宣通之力,枳朴不如细辛。家父仿仲师之法加片姜黄,更增原方功效和用途,历年来以此方治愈顽固胁痛,顽固胃痛,长期便秘举不胜举,方简,价廉,效宏,尤对老年患者,颇为合拍。
3、治老年足跟痛,通络活血,专主外治 刘某,男,68岁,1993年10月15日初诊,自述左足跟底疼痛3月余,行走时疼痛难忍,坐卧稍缓,经两家医院X光摄片,诊为跟骨骨质退行性改变、骨刺增生。西药治疗3个月无效,因忌手术,求诊家父。检查:下肢踝关节及足跟底未见异常,舌淡,白薄苔,脉弦细涩。家父诊为高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致足底部经骨失养,气血痰瘀壅阻,因高年厌吃汤药家父即拟外治之法,药用:生川乌60g、生白芍100g、生甘草30g、生南星60g ,食用醋500克。醋水同煎约取1500毫升,放脚盆浸足,日2次,一剂用2天,浸2日后,疼痛大好转,再浸2日,足跟痛消失,追访两年无复发。 按:足跟痛,今多受骨刺增生之囿,手术治疗,劳命伤财,尤其是老年人忌手术,厌汤药,外治之法廉验合拍,中医学认为外治在表可直达脏腑,外治局部,可通达全身,与内治比较,并无根本的差异,只是给药的途径不同而已,实践证明,不仅外病外治有佳效,而内病外治亦多有良效,尤其是对使用峻猛或剧毒中药,顾忌和谈虎色变之忧较少。方中所用之生川乌,生南星减其剂量,家父用于年龄较轻,体质较好之足跟痛患者,曾多内服,取效颇速。本方亦取仲景“芍药甘草附子汤”只是附子易川乌。愈病之机理和案1基本相同,选加生南星一味乃取其专走经络,善止骨痛之功,加醋之的乃引药入内,直达诸经,共奏速效。 邱江东 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 325200 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2000年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amtb
|
2019-8-21 13:1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肠炎,痢疾,疟疾
白色叹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