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美容之声
›
冬天热衷针灸减肥不要贪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冬天热衷针灸减肥不要贪快
[复制链接]
82
|
0
|
2019-8-22 00: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年来,广州各大美容院纷纷打出反季节减肥招牌,并以针灸为“拳头产品”,使得那些既想饱口福,又不希望疯长“膘”的贪靓一族“心思思”。但不少动了心思的女性心里仍在犯嘀咕:到底怎样针灸才科学?如何应对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意外?
贪靓一族冬天减肥热衷针灸
每年一到岁末,各种交际应酬就趋向频繁,亲朋好友甚至单位之间不断有“吃大餐” 联络感情的机会。一向胃口好、运动少的沈女士小肚腩又开始现形。往年一冬下来,她都要重好几斤,今年,她留意到身边做减肥的姐妹越来越多,遂动了心思,一打听,时下反季节减肥正大热,其中尤以针灸最受追捧。
专家介绍,人和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一样,冬季是人们储藏热量和脂肪的最佳季节。由于气候的变化会使人体摄入增多,代谢减少,因而整个体重会增加,冬季若通过针灸治疗,可调节过旺食欲,增加机体代谢。因此,有需要减肥的人,从冬天开始针灸有一定道理,但冬天减肥是否比夏天更好,临床上尚没定论。而对大多数人而言,没有必要为减肥而动用针灸,只要加强锻炼,保持体重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减肥了。
扎针过频过狠 易产生“穴位疲惫”
刘女士做针灸减肥已有两三个月,效果比较明显,非常是这几次,感觉减得更快,有时当天扎当天就能减一斤。爱享受的她除了美容,也常光顾自家楼下的保健按摩院,但常年给她“松筋骨”的盲人医师发现她身上有不少穴位没有以前那样有充盈触感,花较大的力度按下去都没有原来反弹力度大。据她自己反映,那些穴位基本上都是在针灸减肥时扎针最多的地方。
专家解读:
刘女士这种现象形象一点可称为“穴位疲惫”,临床上叫做耐受性增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穴位受扎过多过狠的结果。其实有经验的针灸师在给人们做较长疗程的治疗时,不会次次都扎在同一群穴位,而会考虑换穴位,有意识地去避免人体产生“穴位疲惫”,因为一旦产生耐受性,穴位的触感就会异常,即使加大刺激的力度,效果也不如前了。
虽然这种耐受性会不会对人体经络造成影响目前现在还不好说,但从安全角度出发,剂量上应循序渐进,不要因为想让客人减得快而忽视可能产生的“穴位疲惫”。一般来说,非常肥胖的人减得快一点影响不大,但一般人没必要一下子减得太快。
应视个体差别辨证施针
李女士与单位几个姐妹同时在广州某知名连锁减肥机构接受针灸减肥,但两三个月下来,姐妹们都减了不少斤,她却只有第一月减了4斤,随后就不停地腹泻,停止针灸不到一个月,体重反而增加了5斤多,现在感到全身乏力,天天无精打采,常觉口干心烦,晚上轻易失眠。
专家解读:
目前针灸减肥市场火爆,多处美容机构均采用了针灸减肥方法,但有些不在行的施针者不懂得对不同的人要先辨体质再量身定做来选择穴位施针,而是千篇一律地套用同一个模式,一味采用清泻胃火的方法,抑制食欲,使其长期减少进食量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这种方法初期可以出现体重减轻5~10斤,但后期不但减肥效果不明显,还可能导致肥胖反弹, 像李女士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中医很强调人的个性化差异,以肥胖患者为例,有脾胃积热、脾胃虚弱、情志失调、肾气虚弱等多种不同情况。因此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要及时观察体质的变化,补泻兼用, 以求使人体达到阴阳协调以增强身体免疫力。若不加判定,不分个体差别都扎常见的几个穴位,碰上对症的,自然效果就佳,像李女士那样不对症的,体质反而会受破坏,使免疫力下降。李女士这种症状,应改用章门、太白等穴以健脾利水,有口干心烦失眠症状,还可通过神经、心经穴位以滋养阴液,达到安神的治疗目的。
选择针灸减肥要认清执业资质
目前,不少只持有《生活美容护理证》,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减肥机构也在开展针灸减肥等医疗项目,这是不符合规定的。林昕提醒,贪靓一族应有“安全第一”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了解扎针的人是否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两证。一般来说,若非医疗机构,扎针都要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备案。有些美容院速成针灸师对于解剖的知识不熟悉,对一些重要脏器和神经血管的走向也不完全了解,在扎针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意外,严重的可造成内脏出血。
据专家介绍,选择针灸减肥的人可能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或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严寒等原因发生晕针,也即忽然休克。她表示,一旦晕针,轻者静卧片刻,喝些温水即可恢复,同时要注重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假如仍未能缓解,可掐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急救穴。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有些不够专业的施针者行针比较粗鲁,加上受施者肌肉紧张强烈挛缩,也轻易出现滞针现象。滞针时,针在穴位内捻转不动,若勉强捻转、提插时,会令受施者感到疼痛。林小贞提醒,这时应先消除受施者的紧张,使其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四周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中医外科
中药方剂
王牌胡汉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