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黄芩白术不是安胎圣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黄芩白术不是安胎圣药!
[复制链接]
188
|
0
|
2019-8-22 2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胎动不安乃妊娠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故安胎之法,必须辨证施治,方能奏效,若固执一方一法,实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自金元以来,朱丹溪提出所谓:“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至今仍有人持此二味作为安胎必用之药者,胎或能安,则更坚信不疑。
如果服药后胎不能安而坠堕,则认为已尽了医药之能事而安之若素。事实是否这样呢?
根据个人经验,对此说法不能苟同。
朱丹溪之谬误
《丹溪心法·金匮当归散论》说:“妇人有孕则碍脾,运化迟而生湿,湿而生热,古人用白术黄芩为安胎之圣药,盖白术补脾燥湿,黄芩清热故也。
况妊娠赖血培养,此方有当归川芎芍药,以保血尤为备也。服此药则易产,所生男女兼无胎毒,则痘疹亦稀,无病易育,而聪明智慧不假言矣。”
其实,本来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只说:“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当归散原方是:“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右五味,杵为散,酒饭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清代医学家尤在泾于《金匮心典》注释说:“妊娠之后,最虑湿热伤动胎气,故于芎归芍养血之中,用白术除湿,黄芩除热。丹溪称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夫芩术非能安胎者,去湿热而胎自安耳。”
《医宗金鉴》注释云:“妊娠无病,不须服药,若其人瘦而有热,恐耗血伤胎,宜常服以安之。”
这两家解释,似较允当。
原张仲景本方,并无突出黄芩白术为安胎主药之意,且白术只占其余四味药之半量,并非当归散之主药可知。
但朱丹溪又说:“条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用,反谓温热药能养胎,殊不知胎孕宜清热养血,使血循经而不妄行,乃能养胎。”
他的立论,自有其一方面的道理,但他解释当归散时,却谓“古人用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未免歪曲古人意,而妄下断语。从学术态度来说,实在不够严肃。
查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以至宋代著名医学家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等较朱丹溪为早的妇产科典籍,均未有“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之说,朱丹溪却以“古人”二字冠之,亦不过托古以自重而已。
至谓“所生男女兼无胎毒,则痘疹亦稀,无病易育”,亦属浮词。后更谓“而聪明智慧不假言矣”则更属唯心之论。
陈修园之惨案
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女科要旨》讲了一个故事,兹抄录如下。
余内子每得胎三月必坠,遵丹溪法,用药连坠五次,余赴省应试,内子胎适三个月,漏红欲坠,先慈延族伯延义,以四物汤加鹿角胶、补骨脂、杜仲、续断各二钱,一服而安,令每旬一次,余归已六个月矣。
阅其方大为一骇,叹曰:补骨脂《本草》载其坠胎,又合鹿角胶、杜仲之温,川芎之行以助之,竟能如此之效,设余在家,势必力争,又以黄芩、白术坠之矣。
此后凡遇胎漏欲坠之症,不敢专主凉血。
陈修园是以崇古著名的医家,食古不化,亦身受其害。
之后,在事实面前得到一次深刻的教训,才有所醒悟,后来订出一条“新定所以载丸”(人参、白术、杜仲、桑寄生、云苓、枣肉为丸,米汤送服)以治胎动不安。
张景岳之质疑
对于朱丹溪之论点,张景岳在《妇人规》已提异议。
他说:“凡妊娠胎气不安者,证本非一,治亦不同。
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气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故安胎之方,不可执,亦不可泥其月数,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乃为至善,若谓白术、黄芩乃安胎之圣药,执而用之,鲜不误矣。”
他更详细解释说:“治热用黄芩,寒则不宜也;非惟寒者不宜,即平气者亦不宜。
盖凡今之胎妇,气实者少,气虚者多,气虚则阳虚,而再用黄芩,有即受其损而病者,有用时虽或未觉,而阴损胎元,暗残母气;
以致产妇贏困,或儿多脾病者,多由乎此,奈今人不能察理,但以‘圣药’二字,认为胎家必用之药,无论人之阴阳强弱,凡属安胎,无不用之,其害盖不少矣。
至若白术虽善安胎,然或用之不善,此其性躁而气闭,故凡阴虚者非可独用,气滞者亦当权宜。”
张景岳这个论点切中时弊,较为正确,现在重温一下,颇有必要。
张锡纯之寿胎丸
我认为,妊娠妇女如身体有所不适,应随证随人,按其虚实寒热加以调治,而避免使用犯胎药。
如早期妊娠而有少量阴道流血、腰酸腹痛、下坠感等先兆流产证候,则必须进行安胎,按固肾补气、止血养血为主的原则治理。经云:“胞脉系于肾”,肾以载胎,血以养胎。
早期先兆流产,除身体虚弱,胚胎先天发育不良及跌仆挫损伤冲任等外,主要由于肾脾亏损,伤及冲任,以致不能系胞载胎及摄血养胎,其诱因多由于妊娠三月内不能节制房事及劳力过度所致。
故《傅青主女科》对导致“小产”的几种原因,首重行房不慎,治法提出以固肾补气摄血安胎为主。
临床常用的方药可选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寿胎丸(菟丝子、阿胶、续断、桑寄生)合四君子汤加减化裁。
寿胎丸以菟丝子为主,《中国药学大辞典》谓其能“补肝肾,生精髓,用作强壮收敛药。”《圣惠方》谓其可治难产。
我个人经验,菟丝子是固肾安胎的主药,补而不燥,是补益肝肾的理想药物,而且药价便宜,药源不缺。
桑寄生是固肾养血安胎止漏之品,兼有强腰壮骨之功。续断温补肝肾,暖子宫,止胎漏,强筋骨。阿胶有滋肾安胎、养血止血的作用。
本方具有滋养肝肾、止血安胎的功效。
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在本方的基础上,可加入首乌、熟地以滋肾养血,少量春砂仁以化气安胎,并防止阿胶、菟丝子、熟地的滋滞。
我用此方治疗多例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之有先兆症状者,均能奏效。
当然,如果流血过多、时间过长,或胎元不正、胎萎不长,甚至已成不可避免流产者,则当别论。
综上可见,“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之说,应该重新评价,以免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尊生保健
浪漫的小灰灰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