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春季宜养肝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春季宜养肝
[复制链接]
107
|
0
|
2019-8-22 21: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也是保健养生重要的起点。《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按照祖国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与人体变化是相应的。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春季养生应以养肝为主,以适当的中医养生方法养肝保肝,维护和加强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宜“调神”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肝属木,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应春阳升发之令,喜条达疏泄而恶抑郁。春季养肝,关键是调摄情志,驾驭和调控好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如果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就会影响肝气的疏泄条达,使体内的气机升降运行失调,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丛生。特别是素有精神疾病、肝病、高血压等病患者,若不注意情志养生,极易引起旧病复发或加重。所以,春季务必保持精神愉悦、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
宜“发陈”
唐朝王冰云:“春阳上升,气潜发散,生育庶物,陈其姿态,故曰发陈也。”就是说,春天万物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布陈于大自然之中。相应于人体,则肝阳生发,气血流通。此时顺应春气,人必须宽身,适当运动,这样形体得以舒缓,气血不致遏郁,内部脏器各种机能才能运转正常,正如《内经》所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但切忌运动过量,以免汗出太多,伤及人身阳气,有悖于“春夏养阳”之旨。
宜“辛甘”
春季阳气初生,不宜食酸。因为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元朝丘处机所著《摄生消息论》中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春季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以适应春季肝阳生发的特点。在饮食方面,应食用葱、生姜、韭菜、蒜苗等,这些辛味之品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如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倡的“二三月宜食韭”,是很有道理的。此外,还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如塔菜(乌塌菜)、芥蓝(甘蓝菜)、西蓝花等十字花科新鲜蔬菜,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具有抗癌、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宜“春捂”
民间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的谚语,道出了早春气候乍暖还寒,说变就变,常有寒潮侵袭的特点。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中说:“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所以要顺应气候变化来防寒保暖,不使阳气受遏。《摄生消息论》也说:“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薄衣,温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这种科学的防寒保暖方法,有利于维护人体阳气,能有效地抵御寒邪的侵袭,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防范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中医外科
社区管理
古今医案
尊生保健
针道天下
。。屋里的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