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盛寅学术思想初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盛寅学术思想初探
[复制链接]
148
|
0
|
2019-8-22 2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盛寅(1375年~1441年),字启东,江苏吴江县人,早年习举子业,后弃儒攻医,为医家戴元礼的再传弟子。医术高超,治病多奇验,著述《医经秘旨》一书,为盛氏临证心得杂记,是“将平日经验历试不爽者,阐明疑似之理,提纲携领,本之经文,节其要旨,参以管窥所得,随笔记录”而成,目的在于“俾后进者,有所指归,触类旁通,所谓比类奇恒,或在于斯”,现概述其学术思想如下:
治病必求标本
盛寅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他认为“治病当知标本矣,然犹不可不知标中之标,本中之本。如脾胃虚而生湿热,是虚为本,湿热为标也;至湿热下流,膀胱之气化不利,是湿热为标,气不利为标中之标;至气化不利,逆而上行,嗌塞喘逆,又标中标之标也。推次而逆求之,则本中之本,亦可得矣”,“心肾不足,小便浑浊……此皆正气虚而生邪热,当推其本而补之”,不能徒执“水液浑浊,皆属于火”一语而施治。
贵在变通
纵观《医经秘旨》,随处可见盛氏苦口婆心地告诫后人,作为医生宜做到“知常还需达变”。他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曰不能治其虚,焉问其余?然亦不可执也”;“手足心热及夜热,有虚有实,不得执定阴虚”;一般而论“瘦人血虚”为其常,然肥人亦有阴虚,不可不知,以上论述了在病因病机方面的常与变。
在治法上盛氏主张“至若形气有余,病气不足,形气不足,病气有余,当责有无真假。东垣云:但补泻病气之有余不足,不必顾其形气之有余不足,似非确论”。
在方药应用上,盛氏认为“方者仿也,务必相时令之虚实与时序之寒温,仿而用之”。在医生治疗原则上,盛氏告诫“有宜先攻后补,其功在补;有宜先补后攻,其功在攻。易医而治,毁誉生焉”,确为其临床经验之灼见。
格致医理,推本阴阳
盛氏早年习举子业,后弃儒攻医,该学术背景决定了其在穷尽医理时,难免会将儒家格致理学的观点,运用于医理探究上,如他主张“老人阴虚者,十常八九,阳虚者,百无一二,天地古今之理亦然”,“至论进阳退阴,进君子退小人,若《易》之喜复而恶剥,此阳盖指生发之气,阴指肃杀之气,又非谓人身日用消长之阴阳也”,“治病有失之渐者,见病治病是也;有失之深者,诛伐无过是也。推本阴阳,万举万当”。
倡导“阳有余阴不足”
盛氏本与朱丹溪、戴元礼等医家一脉相承,故而盛氏竭力倡导“气有余便是火”,“阳有余阴不足”的火热病机观点。但盛寅又用“阴阳相抱”之理阐述了“阴不足”与“纯阳论”的关系,“丹溪阴不足之论,诚为精确,是则当养阴矣。然道家又言纯阳,又是喜阳而恶阴。不知阴阳不可偏胜,亦不可偏负,其相得无间,便是真气。真气即生气也,人生动作不衰,皆赖此阳气。然养此阳气,又全赖此阴气,如鱼之有水。所以阴在内,阳之守也。然阴气匮乏一分,则阳气脱出一分;阴气全绝,则孤阳飞越而去矣。善摄生者,外邪不侵,内情不动,茹淡远帏,则火不作而阴全,阴全则阳气相抱,四肢百骸皆阳气充乎其间,故曰纯阳”,从而说明养阴抑阳之理。
治病用药调养“有度”
盛氏强调用药“适事为故”,认为“世间病之杀人者十三,而医药杀人者十七,皆由不知阴阳虚实之理也。如劳瘵未必遽死也,欲退其蒸,频用寒凉,则脾泄而不可救矣”,其对于饮食调养之度格外注重,认为有些疾病如脉“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而倘若“病者、医者不识待衰之理与待衰之法,一则躁急以求治,一则杂药以妄投,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者,踵相接也”,反对患病后“广服大药”,主张宜“断厚味,使邪无所助而自退”,认为“甘肥之味,要在淡煮,使不生痰助火;至于蔬菜,不妨加以盐豉益其味也”,可见其对辨证用药调养的分寸的理解和把握何其精细。
盛寅认为,医者常法易学,变法难通,故谆谆告诫后学,不仅要“知治法之所当然”,更要懂得“治法之所以然也”。《医经秘旨》当为盛氏经验之谈,不愧“医经秘旨”之命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尊生保健
古今医案
中医外科
美容之声
社区管理
杏林杂谈
针道天下
低头花已谢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