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张景岳急症治法探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张景岳急症治法探析
[复制链接]
146
|
0
|
2019-8-22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绍兴)人。张氏为医之大家,学验俱丰,颇多建树。在因证脉治、理法方药诸方面,独具创新。他不仅善于调理内伤杂病顽疾,也勇于应诊危急重证。现将张氏治疗内科急症之经验,略举数例,以飨读者。
救真阴以治阳气虚脱
当各种疾病在严重阶段出现阴阳离决而呈现阳气脱越时,临床可见四肢厥冷,汗出肢冷,神情淡漠或烦躁,脉沉细等亡阳证候。张氏创六味回阳饮,治“元气虚脱”之证。根据“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及“阴阳二气互为其根”的精神,用大补真阴的熟地黄、当归配合人参、附子、干姜、甘草。方中以人参为君,兼取姜、附之辛热,其实为四逆汤回阳救逆之意。张氏认为人身之阳气根于真阴精血,阳气虚脱是“阳失阴而离”,“非补阴何以收散亡之气”,熟地黄、当归虽为补阴滋养精血之品,其旨在补阴以助回阳之力。综观医家治阳气虚脱之证,有用附子或兼人参者,或兼龙骨、牡蛎固涩者,但在回阳救急之际,重用熟地黄为景岳之创见,故有“张熟地”之称。
补肾水以治命门火衰
命门火衰是较为严重的肾阳虚衰证。临床可见身寒、怕冷、腰酸、眩晕、夜尿频多,或有呕恶腹胀、反胃噎膈、五更泄泻、浮肿阳痿、滑精等。张氏认为这多因元阳不足,先天禀赋阳衰,或劳伤阳气,或久病伤阳所致。一般以温补肾阳立方施治,而张氏则以“益火之源”,大培肾中之元阳,用右归丸治之。方中虽用附子、肉桂,收温补命门、扶植阳气之功,而方中以熟地黄为君,熟地黄能“大补血衰”,“滋培肾水”,其在“阳以阴为基”,“阴中求阳”。虽知阳能生阴,但其更注重“阴亦能生阳”。补益命门火重在填补真阴之肾水。
培元气养精血以治大虚
元气充足,生命旺盛;元气亏虚,百病皆生,如虚损、劳倦内伤及其他杂病。症见困倦、怠惰嗜卧、懒于言语、脉缓而大。张氏以培补元气、扶本为主。而对于“元气不足而虚热不已者”,强调“必有大补元煎,庶乎从之自愈”。对于元气大虚者,虽有寒邪亦不可攻,单培根本,正复邪将自散;或真寒假热等证,“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急等证亦用此法”。方以人参为首,加山药、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均以填精养血之要药,炙甘草“随血药入血”。
引火归原以治格阳证
格阳之证是体内阴寒之邪过盛,阳气格于上而出现下真寒、上假热的证候,出现烦热躁动、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等危象。其多由伤阴引起,以及寒凉所逼,以致寒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出现下寒上热之证。张氏用镇饮煎治之,方中用附、桂温补命门之阳,并以熟地黄大补肾水,牛膝补髓填精益阴,泽泻行其降下之功,从而能使肾水精血有所复,格拒之阳能归原。这与通常用热药而反佐法颇不相同,亦是张氏之新意。
益肾精治肾虚喘逆
张氏治气喘重虚实之辨,“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而元气虚之喘也有不同之分,脾肺气虚之喘,则中、上二焦,化源未亏,证见“慌张气怯,声低息短”;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可见“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或出现“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脉息微弱无力”,此为“本末俱病,肺肾之气不能相接续”。张氏认为气虚之喘为气道噎塞,势剧垂危之证,决不可误作痰逆气滞而妄用牛黄,“苏合及青陈枳壳等,若用之,必速其危矣。治法当以速效其根接助真气”。对于肺肾两亏,肾不纳气之喘,治以接纳真气,方用黑锡丹以镇摄下元或人参蛤蚧散补肾气,亦可参附汤益气温阳。张氏重在维护真气之根,益精化气,精足而气自充,使真阴不匮而阳气有根。这与一般的纳气归肾治法有所不同。
救阳补阴治非风脱证
张氏认为时人所谓中风,本由“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多由于气脱造成非风卒倒等症。证见“忽尔昏愦,卒然仆倒”等,则属“阳气暴脱”之候,认为只要察其无痰气阻塞,便当急用大剂参附峻补元气。由于非风一证“先伤五脏之真阴”,而后才损伤元气。故有“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而卒中病发。因此在急用参附扶阳气之时,又随用地黄、当归、枸杞子等填补真阴,以培本。从而使精血充足,化为阳,充养人体病自复。张景岳此法之意,同时也充实了河间中风证治内容。
总之,任何疾病,证势发展到危急关头,应先留人后治病,这是中医处理急证的一个基本原则。决断急证之凶吉,不在病邪的轻重,而在元气之存亡,元气不伤。元气伤败,邪虽微亦多亡。病证之危急,往往是阳气将脱,阴血将竭;或阴阳气血俱伤,元气即离。凡抢救急危重证,法宗景岳,调补肾门阴阳,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社区管理
中药方剂
针道天下
尊生保健
古今医案
中医外科
流年无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