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薛伯寿临证论医7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薛伯寿临证论医7则
[复制链接]
110
|
0
|
2019-8-22 2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薛伯寿教授是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师承近代名医蒲辅周先生,尽得其衣钵并多有发挥。临证精于内科、妇科、儿科等,尤擅温热病证治。其临床诊病严谨务实,每多精思妙论。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期间,有幸能侍诊左右,得窥大家风范。现将随诊时薛老临证教化之语整理成文,以启后学。
问诊很重要
薛老说,中医问诊很重要。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讲究“司外揣内”,通过外在症状来判断脏腑气血的功能。外在的临床表现中有些可以通过望诊和切诊识别,但大多需要详细问诊才能全面掌握病人的真实病情以及治疗经过,为正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明代的张景岳有个“十问歌”,叙述的就十分详细,临证可以用作借鉴。现在有很多医生不善于问诊,不重视问诊,受西医的影响,看看检查就开药,但凭病人讲讲就处方,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诊和误治。
治病先治人
现在有很多疾病是由于人们平时摄养不当、饮食失节、作息失常、情志改变、运动减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对于病人与疾病来说,病为标,人为本。重病而轻人,实是舍本而求末。因此临床治病要先治人,要在用药的同时适当的给病人讲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比如说平时要适当的运动,饮食要清淡,心要静心情要开朗,工作要开心等等。在让病人吃药调治的同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去病之因,杜病之源。
外感与内伤
外感和内伤有时没有绝对的界限。从发病上讲,外感可以导致内伤,内伤易招外感。二者也可以同时互见,不能截然分开。从治疗上看,有很多治疗外感的方子不但可以治疗外感病,同样可以治疗内伤病。仲景《伤寒杂病论》不但讲外感病,也讲内伤杂病。比如小柴胡汤和桂枝汤,不但可以治外感病,很多内伤病也可以运用,而且效果很好。因此,外感与内伤在临床上二者应结合来看。
守方与变方
薛老说,中医有时很有意思,既要“有方有守”、“效不更方”,又要“方由法立”,适时变方。那什么时候守方,什么时候变方呢?其实主要在一个“证”上。证变了,治法就要变,方子自然要作适当调整。这也就是所说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很多病不是当时有效的,尤其是许多慢性病,都有一个康复的过程。因此很多时候治病不能操之过急,要守方缓治。但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用药或变法调方。比如说一个长期腹泻的病人,初有湿热证用葛根芩连汤,病人吃了效果很好,但二诊时就不用了。有的人问,不是说“效不更方”吗?是呀,“效不更方”是没有错,但临床还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病人久泻脾虚,故湿热去即停用苦寒之芩连,改用健脾渗湿止泻后病人吃了效果会很好。
新病与痼病
新病为标,痼病为本。素有痼病,容易招致新病。痼病复感新病,痼病往往因为新病而加重。新病为标,先治其标。把新病治好了,痼病也会随之减轻。当然在治疗新病时不是说就一点不去考虑痼病。在治疗新病时要注意到治疗痼疾,效果才会更好。
识病与识药
现在很多中医临床医生重于医而轻于药。这和时下的中医现状有一定的关系。以前的中医多从学徒出身,要先识药配药,并懂得中药的炮制。久而久之,每味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烂熟于胸,用起来就灵便许多。现在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的中医大夫压根就不认识中药,炮制更谈不上。只有“识药”,才能准确地用药来治病。否则,哪怕你识病准确,辨证无误,由于不“识药”,就难免造成用药不当或失误。
中医擅治时症急症
目前很多人对中医有误解,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对时症和急症效果就不行。这是缺乏根据的,是不对的。其实中医很大一部分重要内容就是讲治疗时症与急症的。《伤寒论》就是一本治疗时症的专书。书中不但讲伤寒热病的诊治,对很多急症、坏症的诊治也有详尽的描述,而且效果显著。后世医家更有发展,清代中叶温病名家层出不穷,从而形成了中医治疗伤寒、温热病、瘟疫等时症、急症的鲜明特色。但是近些年中医在治疗时症和急症方面的经验没有被很好的利用,甚至有些中医大夫也怀疑中医治疗急症和时症的能力,很是可惜。这虽然与时下的医疗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中医要继承发扬,作为从事中医的大夫自己首先就要努力。中医有很多内容丢不得,要认真继承,更要切实运用,努力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今医案
针道天下
中药方剂
社区管理
尊生保健
中医外科
中西结合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