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境外中医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境外中医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复制链接]
71
|
0
|
2019-8-22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很关心中医,因为中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很多的人议论中医,评论中医,这既是正常的现象,也并不是坏事。不过,我们自家在评论中医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点,今天在地球村的其他角落,他们是如何对待中医的呢?了解一下他们对中医的态度和做法,这对我们是不无帮助的。
首先,当前海外中医发展很快也很好。中医不仅在中国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天中医和针灸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在西方国家堪称普遍;在中国以外,中医和针灸从业人员就约有30万之众。中医被广泛用于皮肤病、慢性疼痛、妇科病、慢性炎症、慢性感染、机体功能失调等方面各种疾病的治疗,不仅疗效肯定,而且有一定优势。针灸在全美各州以及德、奥等国广泛应用,具有合法医学地位。不少西方国家的大学开设有中医课程甚至中医专业。目前已有8个国家通过立法赋予了中医合法的医学地位。今年,美国又将中医从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分离出来,将中医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医学体系对待。这也是英国近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目前各方面的意见日趋一致,可望很快立法。今年6月,欧盟科技局、意大利卫生部和我国科技部联合在罗马召开中医药科技大会,这反映了欧盟对中医的态度。
韩医在韩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典型性意义。韩医与中医同源异流,一脉相承,大同小异,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医学。韩国在发展现代医学的时候并没放弃韩医,韩国的不少综合性大学都设有韩医科大学,韩医专业一直是考生角逐最为激烈的专业。在韩国,要上庆熙大学的韩医科专业,就像在中国要上北大、清华一样。
最值得思考的是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日本的汉方医学实质上也就是中医。明治维新以后,汉方医学在日本被废止。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受美国对针灸态度的影响,针灸在日本的应用与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日本不仅有许多高校设立针灸专科教育,也有像明治针灸大学那样的针灸本科教育。而最有意思的是,在废止汉方医学约150年后,几年前的文部省又发布指示,要求所有医科大学都必须开设汉方医学课程。去年文部省又要求各大学的药科开设中药课程。日本在汉方医学上走了这样一个圈,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中医、针灸能够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医、针灸对不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当初中医能够在英国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就是受到中医治愈了一些西医难治性皮肤病的影响。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制定医疗保健政策的人们要在他们国家发展中医,他们希望藉此给他们的人民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我校有很多毕业生在海外发展,他们对我说,中医在国外大受欢迎,我们自家却妄自菲薄,真的不可思议!
其次,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多为海外借鉴和采纳。新中国的高等中医教育制度建立于1956年,已经有50多年的历程。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课程包括三大主要知识模块,其一是中医药学知识,这是“基本模块”;其二是现代医药学知识,这是“补充模块”,还有一部分是现代生命科学知识,作为“拓展模块”。也就是说,一名中医专业的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既要学习传统中医药学知识,也要学习现代医药学及其他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以此作为补充和拓展。50多年的事实证明,中医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不能说是十分完善的,但它是基本正确的、成功的。现在香港的浸会大学、港大、中大,台湾的长庚大学和中国医药大学,以及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英国伦敦的密德萨斯大学、澳大利亚的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各大学的中医专业,就都借鉴这个模式。
其三,中医的语言我们自家的有些人不太接受,然而在海外很多人倒是能够努力地去学习和理解,然后也能接受。在明清时期西方医学论著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译者将大多数名词术语直接对译为中医学的名称术语,如将heart译为心,spleen译为脾。但这样的译法是值得思考的。由于现在西方医学是世界主流医学,所以当人们提起“心”、“脾”这些名词术语的时候,除非懂中医的人,绝大多数人们想到的便只是西医的意义,而不可能想到它们在中医理论的意义,也就是它们的本义。这是一种“反客为主”的现象。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常常令中医十分尴尬,有些人因此说中医理论谬误百出,“心”没搞清楚,“脾”也是错的。不过,中医的语言在海外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无论是大学讲坛上,还是临床工作中,都是讲中医的语言。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传统医学标准名词术语》,其中收录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医的名词术语,注解也是中医的。
最后,海外中医发展迅速源于降低医疗成本的考虑。近二十年来我国中医临床应用出现萎缩,而海外中医临床应用正好相反,是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途中。中医在自家的临床应用为什么出现萎缩?是疗效不够好吗?不是。中医在世界各国能够发展起来,在中国能够屡摧不倒,正是依靠它的疗效。我国中医临床应用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人从科学上找原因。科学上的原因固然存在,不过还有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经济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中医,既是因为那一辈的领导人了解中医,信任中医,也是因为当时国家一穷二白,没有经济实力在全国建设一个完全依靠西医的医疗保健体系。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医的一根针、一把草为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些年社会重视经济的发展,主要用收入多少衡量医院的效益,进而也衡量医院的水平。如何增加医院的收入呢?投资发展西医项目。海外为什么发展中医呢?与我们的思考正好相反,他们是为了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欧美一些国家发展中医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许多疾病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二是政府在公民医疗保健方面的财政负担过重。所以,他们是为了省钱,要用较低的投入获得良好的医疗保健效益。
中国自明清以来科技发展落后于西方,使一些人产生了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这是值得深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学视频
新闻中心
男科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