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评皋永利先生对中医理论的基本认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评皋永利先生对中医理论的基本认识
[复制链接]
125
|
0
|
2019-8-22 23: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皋永利先生今年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的一系列讨论中医发展的文章有一共同的基本点是:他从来没有充分地、全面而客观地肯定过中医理论的科学水平及其真理性价值,而是对其持相当保留的态度,甚至在多篇文章中进行贬低。可以认为,他是一个中医“西化”论的积极的推动者。
中医可能被“淘汰”吗?
不是危言耸听。皋先生在“别再回避中医的自然科学属性”一文中就这样说:“物竞天择,如果中医学不与时俱进,有一天其应用优势殆尽,完全失去其社会价值,就难免会被历史无情淘汰。”——说得太可笑了。皋先生真是杞人忧天,太夸大其辞、言过其实了。“如果”?中医学从来就不存在这个“如果”,中医学从来就是在“与时俱进”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至今也依然如此。只要中医学没有停止过与疾病作斗争,只要中医学还在人类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作用,它就有顽强而持久的生命力。“淘汰”之说,未免太离谱了吧?
中医的水平低于现代科学水平吗?
皋先生说什么“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去衡量中医的‘唯象’水平,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又说“这曾经不容怀疑的‘真理’,在今天现代科学的映照之下就不再那么肯定了”。他还说:中医“理论的真理水平还不够高”,“对人体客观生理病理认识上的肤浅和不清晰”“为现代科学的引进和借鉴造成了严重障碍”,云云。总之,在他眼里,中医理论“过”莫大焉!
但是,我们说,现代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要比过去的有发展和进步;现代科学包含有很多门学科,我们怎么能笼统地拿“现代科学”水平与一个单一的学科水平相比较呢?比较什么“水平”呢?如果要比较临床疗效的话,那中医就只能与西医相比,这才具有可比性。皋先生实在是被“现代科学水平”迷花了眼,看不起自己所“继承”的这个中医“衣钵”,低估其科学价值,而想另就“高枝”了。
中医是“感性认识真理”吗?
在“‘唯象’不是中医发展的终点”一文中,皋先生把真理分成了初级和高级,即所谓“感性认识真理”和“理性认识真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被他说成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真理”,而“感性认识真理凭借人们的感官即可获得”。——请看,那么简单,如此简单!因为据说它仅仅是“正确地反映了简单事实和现象方面的真理”。在这里,皋先生把中医理论贬低到了何种程度!
请问:中医理论中有没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有没有对感性认识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有没有前人对生命现象(包括健康、疾病、宇宙的起源与自然规律等)的深度思考、探索、创造发明与智慧?其藏象学说是否是一种已经被抽象化和虚拟化了的理论模型?如果有或是,那就是已经发生了认识上的飞跃,它反映的已经是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了。皋先生难道要否认这一点么?用“感性认识”来否定中医,是无论如何也讲不过去的,是无以服人的。
中医学的基础还需要重新建立吗?
皋先生说:“要通过现代化建设,使中医真正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中医理论只有建立在实体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与现代科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中医从古代科学水平走向现代科学水平。”——难道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基础还要重新建立吗?它原来的基础要不得吗?这样做就能“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和质的飞跃”吗?这与中医“西化”有何区别?如果基础都改变了,中医学还会“姓中”吗?这不是对传统中医学的背叛吗?难怪他还这样说:“中医‘经典’,其理论总结也只是基于临床现象的观察,……某些理论的概括则缺乏必然性,可能只是对事物偶然现象的归纳,不一定就是事物内在本质联系的反映,即不具有规律性。”这就是皋先生对中医经典的看法。
中医“西化”现象是局部的、个别的吗?
皋先生的文章尽力淡化中医“西化”给中医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当前需要对“西化”的趋势加以纠正和扭转的时候。他认为中医还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猜测性思辨”的阶段,似乎不“西化”中医就没有“较高的实践水平”,好像这种“西化”还很有理。现在为什么在全国各地区几乎找不到一个纯粹以传统中医方法治病的中医院?就拿皋先生本人的话来说:“随便翻阅一篇中医临床文章,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借用了现代中药药理来阐释疗效的机制,有的是中西医药理的结合说明,有的则是直接以现代药理为依据。”“君不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研究的中医基础与临床课题中,借鉴和应用西医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情况还少吗?”
中医现代化要“化”到哪儿去?
是“化”到皋先生所说的那个什么“结合点”上去吗?“‘中医现代化’为何争论不休?”我看只有一句话,就是有人贬低中医理论,说它模糊、落后,因而要对其基础和核心概念进行改造与“重建”,就是要把中医事业的发展尽力拉向“西化”那一条道路上去,而且现在看来已经是积重难返。请看皋先生加在中医理论上的形容词:笼统性、模糊性、猜测性、弱必然性、试探性、弱重复性、(理论概念)难以说清、难以证实、(说理水平)局限、肤浅、特色主义、没有突破性进展、感性认识真理、与现代科学形成巨大差距,如此等等。总之一句话,中医理论水平实在不高。其目的无非是要对中医理论的概念进行改造,进行重新解释,使之符合现代科技的“语境”,变得所谓“清晰”。所以他再三强调中医理论研究要向实证和微观方向发展。
请问:对中医理论“真理性的证实”,是依靠实践来检验,还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验证”?二者谁可靠?“现代科学方法”就是衡量它的绝对正确的标准吗?中医发展的惰性是什么?是由于坚信中医理论“正确地反映着健康与疾病的客观规律”“这一观念”所导致的吗?“理顺和统一两种理论指导下对人体生理病理本质的认识”,又该如何“理顺和统一”呢?
中医学的原理不完全是自然科学的原理,也不是强调以“实体与实体的相互作用”来“发生效应”。它蕴含着比这多得多的、更为复杂的起效应的因素,也许人们还要研究若干万年,现阶段要做到“一定是客观可查”,恐怕还做不到。这就是医学,这就是目前人们对它还不够了解,“想说爱你不容易”的中医。(四川省自贡市/王昆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学视频
男科病治疗中心
新闻中心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