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中医文化: 岭南中医药穿越黑暗时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文化: 岭南中医药穿越黑暗时代
[复制链接]
144
|
0
|
2019-8-22 23: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改变了传统中医药学的命运。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中国大败,全国震惊。作为近代中国革命和思想策源地的广东,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中国的失败乃败于落后的政治体制和封建文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知识分子研究发现,在医学领域,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举措是彻底废弃了以中国传统中医药学为主体的医学体系,而改行西方医学。于是,向日本学习,废除中医的运动开始作为富国强民的政治主张浮出水面。为了向日本学习,知识青年掀起了一股极盛的赴日留学潮,自1896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为止,中国人留学日本者总数不下5万人。这批人学成归国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但对传统中医药学大多抱持否定态度。在早期赴日留学的人潮中,就有资产阶级革命家、推翻满清王朝的中国第一总统孙中山先生,而他学习的就是日本的西医。
1908年光绪病逝,太医院随即被废止,从此,传统中医药学的合法地位被彻底剥夺。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大学令》,确立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主体地位。
1916年,著名西医学家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从西医角度出发,彻底否定了中医基础《黄帝内经》,一场关于中医理论是否科学、是否有存在必要的大论战就此展开。1922年,中西医汇通派代表恽铁樵著《群经见智录》正面回应余氏的挑战,但在倡导“科学、民主”的新文化运动的汹涌浪涛下,恽铁樵等人的抗争活动显得孤独而苍白。梁启超就说:“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今当辞而辟之。”1925年3月,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因肝癌住院,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拒绝中医治疗,并因此而受到对中医素有成见的鲁迅的肯定。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唯一接受中医治疗的自由主义大师、新文化运动的闯将胡适的经历颇令人感慨而无奈。1920年,胡适患了肾炎,他请来西医为他诊治,当时既没有抗生素,又没有激素,西医束手无策。后来,中医陆仲安为其看病,几剂药下去,病就痊愈了。但是,胡适自始自终对陆仲安医好他肾炎之事有所隐讳。胡适的学生、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说出了真情。他说,胡适一向倡导科学,且一直认为中医不科学,怕把这件事说出去会对科学的发展有害。
正是由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医的否定,以及以余云岫为代表的西医群体的发难,传统中医药学被视为旧文化的核心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学术层面受到猛烈的批斗。
中医药学在血雨腥风中艰难突进。
20世纪初的旧中国风雨如晦。处于历史漩涡中的广东是各种外来思想和本土思潮冲撞激荡的中心。随着否定和取缔传统中医药学的声浪日渐高涨,广大中医药界人士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生存和发展,中医药界必须像西医一样结团集社、兴办医院、开办教育机构,通过壮大实力来争取抗争的主动。
广东中医药界再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经过一番努力,1906年医学求益社在广州宣告成立,随后九大善堂和省港药材行商组织相继宣告成立。至上世纪30年代,广东中医药社团组织近30个。另一方面,兴办中医医院,开设中医教育也在艰难曲折中取得可喜的成效。广东中医院是中国近代史上办院时间最长的中医专科医院,筹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附属医院,地址在广州市大德路,即现在广东省中医院。
清末民国初年,广东没有专门的中医药教育机构。民国六年(1917年),断断续续出现了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广东医药实习馆等中医短期培训班。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正式开办,这标志着广东中医教育由各地分散的带徒经过结团集社进入学校阶段。
广东中医专门(科)学校,是由广州药行八行与香港药业三会暨广州中医知名人士共同倡议兴办的中医高等本科专业学校,成立过程极为艰辛,首任校长为卢乃潼。校舍占地面积10亩,学制5年,全日制。除中医经典课程外还设有西医基础课程并化学、国文学、日语、体育等,共30门。中医课与西医基础知识的比例约为8.5:1.5。至1941年有十五届共439名学生毕业。这批学生大多成为解放后广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火种。
在浮躁而抑郁的时代,那些主宰社会潮流的所谓精英们有时难免短视,短视总是与破坏相伴相生,文明的创痛往往由此而来。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行政工作会议,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引起全国中医药界的强烈反对。同年3月17日,爆发了全国性的中医风潮。广东中医药界联同南洋中医药界共28个团体,通电南京国民政府表示抗议,并派陈任枚等人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请愿。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医反迫害斗争进入高潮。广东在这一时期出现了24种中医刊物。由于中医药界和人民群众的抗争,国民党政府为缓和矛盾做了些让步,批准成立中医国医馆,这成为30年代中医反迫害斗争成果的重要标志。
对于传统中医药而言,最黑暗的时代总算过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学视频
新闻中心
男科病治疗中心
肝病治疗中心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