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膜炎诊疗技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膜炎诊疗技术
[复制链接]
123
|
0
|
2019-8-22 23: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慢性结膜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为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常双眼发病,无季节性,视力不受影响。
本病属中医学“白涩症”范畴,又名干涩昏花症,部分病例还可归于“赤丝虬脉”症。
一、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1)感染性:包括急性结膜炎未愈而转成慢性者,也可为其他毒力不强的菌类感染而表现为慢性炎症。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卡他球菌等。
(2)非感染因素:不良的工作或居住环境,如粉尘、化学烟雾刺激;眼局部长期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如长期滴用抗生素眼液、抗青光眼药物、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刺激等。
(3)其他因素:此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倒睫、睑缘炎、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慢性鼻炎、眼干燥症、睑板腺分泌旺盛,有的也与屈光不正未得到矫正、睡眠不足、烟酒失度及长期使用眼部化妆品有关。
2.中医病因病机
(1)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余热未清,隐伏肺脾之络所致。
(2)久经风沙尘埃侵袭、烟熏光刺激致肺卫气郁不宣,化燥伤津,肺阴不足,目失濡润。
二、中医辨证分型
(1)邪热留恋:常见于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微感眼干涩疼痛,发痒,畏光流泪,少许眼眵,白睛遗留少许赤丝细脉,迟迟不退,睑内轻度红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肺阴不足:眼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发痒,不耐久视,睑内红赤,白睛如常或稍有赤脉,黑睛可有细点星翳,反复难愈;伴干咳少痰,咽干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
(3)脾胃湿热:胞睑重坠,眼内干涩隐痛,发痒,眦部常有白色泡沫样眼眵,睑内红赤间夹粟样小泡,白睛稍有赤脉,病情迁延,可伴口黏或口臭,大便不爽,溲赤而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4)肝肾阴虚:眼内干涩不爽,双目频眨,羞明畏光,不耐久视,或有能近怯远、能远怯近、视物昏花等症,睑内红赤,白睛隐隐淡红,黑睛可有细点星翳;可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辨证论治
1.邪热留恋
[治法]清热利肺。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主要药物:桑白皮、泽泻、玄参、甘草、麦门冬、黄芩、旋覆花、菊花、地骨皮、桔梗、茯苓。
若邪热伤阴,加生地、花粉、石斛养阴清热;无湿邪,去泽泻、茯苓。
2.肺阴不足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主要药物:玄参、甘草、芍药、生地、薄荷、麦冬、贝母、丹皮。
可于方中加太子参、石斛、花粉、玉竹、五味子益气养阴;白睛红赤者,加桑白皮、地骨皮清热泻肺退赤;黑睛有细点星翳者,可加蝉蜕、菊花、密蒙花以明目退翳。
3.脾胃湿热
[治法]清利湿热,宣扬气机。
[方药]三仁汤加减。主要药物:杏仁、苡仁、白蔻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
红赤重,加生地、赤芍、丹皮凉血退赤;痒甚,加白芷、地肤子、白鲜皮祛风止痒。
4.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主要药物: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口干少津明显者,常加玄参、沙参、女贞子、麦冬以增加滋阴之力;白睛隐隐淡红者,可加地骨皮、桑白皮以清热退赤。
四、经验方
1.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薄荷、芦根、甘草。
[功效]疏风清热。
[适应证]适用于本病肺经风热证。见眼内痒涩、有异物感,晨起内眦部有分泌物,白天眦部可见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球结膜正常或轻度充血;舌质红,苔薄白,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床应用]眼干涩较重加沙参、麦冬等养阴生津。
2.泻心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连3克,黄芩3克,制大黄6克,黑山栀9克,连翘9克,白菊花9克,辰砂拌茯神12克,嫩钩藤9克(后煎)。
[功效]清心火而安心神。
[适应证]慢性结膜炎属心火上炎,证见内外眦球结膜充血,分泌物较多,有轻度刺激症状;伴口渴喜饮,烦热不寐,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使用注意]局部不滴药。
五、适宜技术
1.滴眼
可用10%千里光眼液、熊胆眼液或珍珠明目液滴眼,每日3~4次。
2.针灸
选用光明、攒竹、睛明、太阳、风池、丝竹空、四白、列缺等穴。每次选3~4穴,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足浴
[药物组成]苍术、桑叶、木瓜、牛膝各15克,防己12克,甘菊、黄柏、甘草各9克。
[治疗方法]上药混合,加水2000毫升,煮沸,再用文火煎20分钟,滤出药液注入搪瓷盆中,待水温适度时浸泡双足并保持水温20分钟。每日午、晚各一次。
[功效]“明日除湿浴足方”乃清光绪年间宫廷太医为慈禧所拟,原方载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采用浴足之法,通过下肢有关经络调节内脏功能,从而达到清热除湿明目的效果。
六、预防护理
(1)彻底治疗眼部相关疾病,矫正屈光不正等。
(2)注意眼部卫生,起居适度,避免熬夜及过用目力。
(3)少食辛辣之品,以免化热伤阴。
(4)局部用药不宜时间过长、种类过多。
(5)避免风沙、烟尘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针道天下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