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无证可辨误解了辨证论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无证可辨误解了辨证论治
[复制链接]
117
|
0
|
2019-8-22 23: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把一切生命的异常状况——自觉痛苦和他觉异常,都看成是疾病的表现。异常的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也属于生命的异常,是病机的外在表现。
●各种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的病机意义,只能是通过临床对许许多多具体就诊病人的辨证论治,并对辨证论治疗效进行分析,形成具有生命时空关联性的规律认识,才能够融入中医理论。
●如果我们不重视指标、影像的实验室异常结果,把指标、影像的实验室结果排斥在症状之外,以为只有指标、影像的实验室异常结果而没有自觉症状,辨证论治就“无证可辨”,那就误解了辨证论治。
7月23日,贵报“中医临床研究面临5大难题”一文提出“无证可辨”的困惑,笔者认为面对现在临床这样一些只有指标异常而无自觉症状的疾病,医者必须细心体验脉象、面色和舌象等情况,全面了解病人生活、工作、情感经历,求证异常指标和影像的病机性质,以使治疗目标明确。
“指标”也是病机的外在表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立“治病必求于本”之说,《素问·至真要大论》确立症状到病机的逻辑规范,《伤寒论》把病机性质判断的临床形式称之为“证”,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就把病机作为治疗目标,因人、因时、因地地进行辨证论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发展了各具特色的病机学说,如李东垣的《脾胃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唐容川的《血证论》等。用明代李中梓的话说,就是具有“与时皆行”(《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的先进性。
仅仅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没有其他症状,就会增加临床辨证论治的困难,但这并不是“无证可辨”。中医把一切生命的异常状况——自觉痛苦和他觉异常,都看成是疾病的表现。异常的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也属于生命的异常,是病机的外在表现。早在20年前,就有人明确提出了“微观辨证”的问题,即把异常的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当成感知到的疾病现象,作为“辨证求机”的客观对象。也就是说,“微观辨证”研究的就是指标、影像等异常实验室结果的病机规律;也只有对指标、影像等异常的实验室结果的病机性质做出判断,中医的治疗目标才能明确。
用“辨证论治”把“指标”融入中医理论
医学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实现“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如果不能把握现实条件下的病机规律,不能形成现实条件下的理法方药的病机逻辑对应,就无法解决临床疾病。而在把握病机的过程中,张仲景首先旗帜鲜明地反对“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强调实事求是地“观其脉证”,客观真实地“知犯何逆”。现在的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同样应该遵循“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逻辑规范,即从临床实际出发,将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与就诊病人的生命实际联系起来,与时空环境联系起来,实事求是地进行辨证论治。
证候病机的个体真实性,是辨证论治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个体真实,证候病机的每一次判断都具有生命可靠性,才有“效如桴鼓”的可能。在这样的临床理念指导下,各种指标、影像等实验室结果的病机意义,只能是通过临床对许许多多具体就诊病人的辨证论治,并对辨证论治疗效进行分析,形成具有生命时空关联性的规律认识,才能够融入中医理论,为辨证论治提供指导。如果像西医的大样本那样研究,统一设计、统一治疗规范、排除个体误差,统计学处理,得到的结论就不具备中医的生命客观可靠性。
要像古人那样“与时皆行”
随着实验手段的发展,实验室的观察会越来越精细,新的指标和影像会层出不穷,我们要像古人那样“与时皆行”,就需要认识指标、影像的实验室异常的病机意义,将其纳入理法方药的逻辑轨道。
在现实医疗条件下,如果我们不重视指标、影像的实验室异常结果,把指标、影像的实验室结果排斥在症状之外,以为只有指标、影像的实验室异常结果而没有自觉症状,辨证论治就“无证可辨”,那就误解了辨证论治。同样,把可感知的症状直接作为“随证治之”的治疗目标,同样是曲解了辨证论治。
病案举例
2009年7月20日,笔者曾治疗一位张姓男患者,53岁。数年前体检发现血压140~130/115~110mmHg,服西药降压至今,血压始终在这个水平波动。就诊时脉沉细,舌淡红,苔薄白。平素应酬太多,时常饮酒熬夜。考虑到酒体阴而气辛窜,不仅伤肝血而且耗元气,加上熬夜伤阳,初步考虑为肝气虚寒之证,遂予附片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郁金2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3剂,水煎服。嘱随时检测血压,逐步减少西药。7月23日复诊:血压105/78mmHg,守方继服。8月24日,其妻代诊曰:服药21剂,西药停服近20天,血压完全正常,精神好。病人又续服半月后停药,至今一直正常。
从临床看,高血压的病机性质是复杂的,有外邪困束,有气血亏虚,有肝郁失和等等,肝阳上亢只是可能发生的一种,就诊病人的具体病机性质,必须从就诊病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进行病机分析。
脂肪肝也是现在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病人没有什么自觉症状,如果结合病人的嗜好、体型、禀赋、性格,结合病人实际的生活状况、环境心态等进行分析,病机性质的判断还是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社区管理
中医外科
古今医案
美容之声
中药方剂
尊生保健
杏林杂谈
针道天下
雪贝贝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