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从“欲解时”谈“六病”本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伤寒论》三阴三阳指病位——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
[复制链接]
81
|
0
|
2019-8-22 23: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用阳气的“升降出入”——“圆运动”的模式来定位“三阴三阳”,即以人体阳气运动的不同状态来解读这些难题,正是“欲解时”带给我们的思路。
●“升降出入”是人体阳气顺应自然规律运行的方式,时辰是自然界阳气变化规律的客观尺度,而“欲解时”是两者的结合。
●仲景以“欲解时”标志“六病”,让我们从中窥得“三阴三阳”的本质就是邪气中人深浅的阶段标志,即病位。
●此病位非指脏腑,非指经络,但与之均有关,是把脏腑经络中与外邪中人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组合成新的概念,无法用别的更具体的内容来解释,只能叫“三阴三阳”,其中已经包含了阴阳气的多少、虚实、寒热等内容。
在《伤寒论》现存原文中,有6条格式统一的“欲解时”条文,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6条“欲解时”条文在《伤寒论》的其他传本中也都义理相同地存在着,只是文字上稍有出入,如上条在其他传本中作“太阳病欲解时,从巳尽未”。看来“欲解时”的问题在《伤寒论》研究中是无法回避的。笔者通过质疑目前对“欲解时”研究的共识,试探这6条“欲解时”条文与“六病”本质的关系,希望与大家讨论。
对“欲解时”研究的共识
共识一:“欲解时”是《伤寒论》中的“天人相应”学说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天人相应……生命存在于地球这个大环境中,从低级到高级,再到人类,人的生命活动,都与太阳密切相关,人体的阳气随天阳的变化而变化”,这段文字摘于李心机《伤寒论通释》中对“太阳病欲解时”条文的解释,是说通过“欲解”这个桥梁,让人们发现了“人的病”与“天之时”联动的规律。任何尊重张仲景原意的学者,在面对这6条整齐划一的原文时,都应该领会到将《伤寒论》仅仅定位于“症候群”、“方症相应”的狭隘和局限,以“方症相应”入门则可,欲以之“登堂入室”或谓之“尖端”则不可。在探讨“欲解时”条文时,很多学者表达了他们的共识,如岳美中教授说“人身阴阳,合于大自然的气候……六经病亦多随其主气而解”;万友生教授说“六经病欲解时间问题是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而立说的“。
共识二:“欲解”非“必解”,也可“欲剧”
《伤寒论》第193条云:“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第240条云:“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为申时。这样就出现了在申时,加剧和欲解两种可能同时并存的情况。历代医家对此逐渐达成共识,比如清代尤怡《伤寒贯珠集》云:“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戌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舒驰远《伤寒集注》云:“正气得所王之时则能胜邪……腹邪实盛,正不能胜,惟乘王时而僅与一争耳。是以一从王时而病解,一从王时而潮热,各有自然之理也。”皆谓病家阳气逢天阳趋势之助,“欲解”而非“必解”。邪气不盛战而胜之则解,邪气若盛则战而不胜,正邪交争加剧,反见症状加重。“解”与“剧”,均不出“欲解”范畴。
共识三:“欲解”于“六病主时”
关于“六病主时”,历代《伤寒论》注家所用名词不一,但实质则同。其共识为“六病欲解时”即“六病主时”。笔者有意不用“六经主时”而言“六病主时”,是因为《伤寒论》主要谈“病”,而很少直接言“经”。其“三阳三阴”“病”与“经络之病”有关,但与《素问·热病篇》中的“六经之病”绝非同意,故为了避免误导学者,采用“六病主时”的概念。历代注家对于“六病主时”颇有精彩之言,启人心智,如成无己说“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让人不要将“欲解时”拘泥于一日之内;方有执说“经曰,自得其位而起者,此之谓也”,提示时亦有位;张锡驹说“邪欲退正欲复,得天气之助,值旺时而解也……天之十二时又能助人体之正气也”,提示欲解于天助之时;黄实臣说“六经解时,所以发明六经之王时耳……正与邪各有盛衰,如邪盛正衰则至王时反加;若邪衰正盛则至王时而解”,提出了一个“王时”的别称;程知说“受病之经正气衰微,每藉力于时令之王也”仍是天助之意;上文已提到的舒驰远不仅说过“乘王时而僅与一争”,还说过“六经之病各解于王时之说亦不尽然,总以邪退则病愈,时不可限也”,提示学者不可拘泥。
我的思考
以上谈了古人从各个角度对“欲解时”所做的深刻思考,不外《伤寒论》中有“天人相应”的大道理,不可以只以方药汇集的“小道”视之;“于是发”、“于是解”的“欲解时”是客观规律,不容回避;“六病主时”有“其然”的特定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两个问题古今述之不详:一是《伤寒论》六病如何分阴阳;二是为什么某病会欲解于某时。
阳气“一日而主外”新解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这里有两个特殊的字,即“外”和“闭”。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深入下去,“阳气者,一日而主外”的未言之意是否为“阳气者,一夜而主内”呢?日西则“气门乃闭”,那气门是哪些时候闭着、什么时候开、又是哪些时候开着的呢?笔者认为:平旦气门开,阳气一日而主外;日西气门闭,阳气一夜而主内。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