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韩国《东医宝鉴》申遗成功,九成内容是中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韩国《东医宝鉴》申遗成功,九成内容是中医
[复制链接]
165
|
0
|
2019-8-22 23: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韩国将《东医宝鉴》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成功,在中国国内引发反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罗希文积6年之功将《东医宝鉴》译成英文,欲还原历史真实。
韩国文化遗产厅不久前宣布,7月31日凌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韩国申请的《东医宝鉴》初刊本,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教授罗希文很是郁闷。
罗希文从1997年起积6年之功,完整地将《东医宝鉴》翻译成英文,对该书有深切的了解。让他郁闷的是:九成内容是中医的著作,现在通过成功申遗,怎么竟成了「韩医」的宝贝?
《东医宝鉴》源自中医
《东医宝鉴》成书于1610年,刊行于1613年,相当我国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是朝鲜宣祖及光海君时代的许浚。该书主要选集我国80多种中医医籍分类编纂而成,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其中尽管也有朝鲜《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等数种书,但都源于中医。
全书23卷,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5类。先以内景精、气、神、脏腑为内景4卷;次取外景头、面、手足筋脉、骨为外形4卷;又采五运六气、四象三法、内伤外感诸病症,列为杂病11卷;最后为汤液3卷,针灸1卷。每卷又分子目,共计104项。
目前,《东医宝鉴》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罗希文教授翻译成英文,即将出版。罗希文表示,「东医」或说「韩医」其实是中医的一部分,《东医宝鉴》也主要是对中医著作的综合整理归类。《东医宝鉴》(英译本)的问世,将有力地证明「韩医」来自「中医」。
「韩医」是中医的分支
早在几年前,《东医宝鉴》「申遗」时,有人认为韩国是把「中医」改为「韩医」申遗,这在中国引起了较大争议。韩国方面后来解释说,这只是一本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韩国学者韩大熙对此曾表示,通过申遗「要把韩医学确立为我们民族传统医学的正体性之后,逐步向韩医学的圣地而迈进。」
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东医宝鉴》90%以上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医著作,并非原创,将之称为总结「韩医学」精华的著作是无视历史事实的,准确的定位应是一位朝鲜人学习中医后所编纂的中医集成读本。
「韩医」发展时间只有短短的20年。翻检历史可以发现,日本侵占朝鲜半岛前,「韩医」的记录为零。过去,由于「汉医」、「韩医」的韩文表达方式是一致的,长期以来,韩国医院招牌上所谓「汉医院」、「韩医院」,其实就是中医。韩国国会1986年4月通过了《医疗改正案》,才明确把「汉医学」改为「韩医学」。
「韩医」框架缺乏独创性
「中医与韩医是源与流的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毛嘉陵说。他认为,韩医的根在中医。韩医和中医本质上没有区别,从医学观、医学理论、临床诊疗方式等方面来看,二者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中医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主流医学,它以汉族人民为主体进行创造。中医学在广泛吸收周围民族医学经验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周边民族的医学。和中医广泛吸收外来精华一样,韩医也在初创时期吸收过印度、阿拉伯等地的医学传统。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韩医的发展立足于中医的理论基础,又结合了自身的草药实践。
「韩医学是在中医学基础上,结合朝鲜先民的医学实践发展形成的传统医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如此定义「韩医」。
「《东医宝鉴》主要是在吸收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的基础上,结合朝鲜人民自身的医学知识和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而形成的一部古典医学著作。」诸国本说,「中国医学史上始终把《东医宝鉴》作为中国医学的一部分,虽然该书本身也有它自己一定的创造和发展,但总的来说,它是中医学的滥觞之作。」
「韩医与中医在医学观念和学术理论体系上几乎没有差别。」毛嘉陵表示,韩医与中医相比,整体框架没有特别大的独创性。
中医典籍英译本还原历史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中医名家更是人数繁多,其中不乏知名学者、教授、专家。像《东医宝鉴》这样的书,中国何止百本千本?比许浚高明的中医更是不计其数。专家认为,此次韩国将《东医宝鉴》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成功,主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医,更不了解中医典籍。须知世界上对文化遗产有兴趣的人中,绝大多数不懂中文,对中国与韩国的历史文化了解又极其有限,无法区分中医与「韩医」有什么区别,对于《东医宝鉴》的内容来源更无法分辨。
正是为了将中医向全世界推广,让世界了解中医,罗希文历时30余年的搜集、整理、翻译工作,将中医典籍中最著名的十大经典全部翻译成英文。包括《黄帝内经》(精华本)、《本草纲目》(全文)、《千金方》(精华本)、《伤寒论》(中英文对照全文)、《金匮要略》(中英文对照全文)、《伤寒论五百医案》、《金匮要略三百医案》、朝鲜《东医宝鉴》(中英文对照全文)、朝鲜《医方类聚》(精华本)、日本《医心方》(精华本)等。其中六部已经出版,其余四部也即将问世。
这些中医典籍英译本的问世将还原历史真实,包括阐述「韩医」主要源自中医学。据悉,罗希文的《东医宝鉴》英译本已被列入出版计划,2010年即将出版发行。
按:世界记忆遗产(Memory of the World)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是具有历史、美术、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遗产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我国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有纳西东巴古籍文献等4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男科病治疗中心
医学视频
新闻中心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