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中医绝活多因"管制"失传,优势特点反成瓶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绝活多因"管制"失传,优势特点反成瓶颈
[复制链接]
69
|
0
|
2019-8-22 2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是许多基层老百姓、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老百姓就医的首选,新出台的新医改也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然而,记者日前在素有“中医之乡”美誉的四川省调研时发现,在现有医药卫生体制下,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却变成了其发展的瓶颈。
一些中医界专家认为,四川是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很有代表性,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合理的中医药政策补偿机制,完善推广和使用中医药相关医保政策,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在新医改中的作用。
收费便宜报销难 中医“西化”渐成风
“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医医院都"以西养中"。”成都第一骨科医院院长高巍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不讳:“中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医院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如院内制剂,但目前很多中医院院内制剂使用量不足药品使用总量的10%。”
高巍所在的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是一家中医骨科专科医院。2007年,高巍调到了这家医院时,医院的院内制剂使用也和其他医院一样,比例特别低。所幸的是,经过两年的努力,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今年院内制剂使用量终于有望超过30%。
究竟是什么导致如今的中医医院出现了“西化”倾向,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记者调研了解到,在现有医药卫生体制下,其根源在于中医收费便宜、医保能报销的项目极少。
高巍说:“医院如今吃饭和发展主要靠自己,收费低意味着收入少。像中医推拿,医生按30-40分钟才30元钱,当然更愿意让患者动手术,一刀下去一、两千元就到手了。由于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中医实际上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医整体弱势的现状,一些中医医生无奈“西化”或转行,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十分不利,一些优秀的中医学术思想得不到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如中医治疗闭合性骨折,采用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西医都说好,但是价格的原因,手法治疗百八块钱,手术开刀千元以上。
医药准入“门槛”高 昔日良方渐消亡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说,在中医中药发展历史上,中医中药是相辅相成的,药为医用,医因药存,两者具有较强依附关系。
记者了解到,中医院以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制作的中药院内制剂,疗效肯定,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然而,现行的药品管理办法却扼杀了中医这些优势和特色,在现行中药新药研究中,重视的是中药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推行的是全面的西医的新药研究方式和评价方法。“如此发展下去,中医就不可能研制出像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这样的名药。”杨殿兴说。
《药品管理法》按西药的管理办法来管理中药,让越来越多好的中医良方和手法濒临失传。高巍举例说:“我们医院有一种用了几百年的祖传特效药———黑膏药,是用松香和桐油来炼制。但是《药品管理法》要求,药品原料是必须达到药用标准和食用标准的原料,这个药也就不再自行生产了。现在医院也只有一两个人会做,再过几年估计就失传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目前院内制剂的生产受限很大,中医的一些绝活绝招都在“管制”中被扼杀。
据记者了解,按照国家现行对院内制剂的管理要求,医院必须建立制剂室。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投入严重不足,在四川每一个县级中医院过去都有制剂室,但由于院内制剂要求高,运营成本大,利润空间规定只能在5%,导致目前四川70%-80%的县级中医院都关闭了制剂室。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闻中心
医学视频
男科病治疗中心
肝病治疗中心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