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近半中医流派濒临断代,专家建议“走自己的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近半中医流派濒临断代,专家建议“走自己的路”
[复制链接]
184
|
0
|
2019-8-22 23: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十年间,上海77位老中医有18位离世,在世的59人平均年龄75.1岁。全国的情况也不乐观,今年6月评选出的30位国家级中医大师,目前有三位已去世。在昨天举行的“本市中医临床领军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课题座谈会上,市政协常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朱邦贤说起中医后继乏人,不禁扼腕叹息:“纯正的中医越来越少,中医的血脉怕要断了。
海派中医曾在近代医学史上独树一帜、享誉海外,孟河医派、妇科四大家、伤科八大家、儿科四大流派、针灸六大流派以及一指禅等都精彩纷呈。
如今,这些流派学术渐渐被淡忘。在临床疗效独特的49个中医药学术流派,至今已有近50%处于断代或濒临断代的境地,妇科四大家仅存两位传人,其他流派的传人不是年事已高就是出国行医,中医世家嫡系传人也很少再悬壶济世。
不仅如此,随着这些流派的断代,他们的经验和专长也将会失传。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仁济医院院长范关荣说,师带徒的做法已不常见,中医界对自己的发展也信心不足。
“中医断流,与长期以来教学临床的西化分不开。”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蒋健认为,现下中西医结合人才不难找,正统中医却很少见。“中医西化厉害、内涵滑坡”。
“中医一边搭脉,一边看X光片,才能诊断病症。”蒋健说,现在中医教育体系内,西医学比重过大,培养出来的中医脑子里都是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体系的一套。中医院按照西医分科设置,分科过细,临床中医师知识结构单一。“开药方的不会针灸推拿,会针灸的不会辨证用药,更别说一些非常规的治疗方法。”
另外,西化的评价体系也让部分中医师弃“中”选“西”。一次中医专业职称评审中,增添了中医古籍考试的内容,结果许多中医科主任纷纷落马。原来,他们已习惯按西医标准进行中医师考核。同样的,为迎合“人才计划”的遴选,中医选择做项目、写论文,研读经典、钻研传统诊疗技术的内在动力自然不足。
朱邦贤说,目前国际主流医学界也已承认中医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准备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收录中医病征。日本、韩国更是在争夺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掌控权。“我们如果还不重视,就太晚了。”
“中医需要走自己的路。”朱邦贤认为,要培养中医临床领军人才,需要先培育适合中医“长新苗”的土壤。需要能让人才脱颖而出持续成长并得到公正评估的政策,让中医看到事业发展的前景。范关荣也认为,中医的人才评审机制需要改变,因中医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应按照临床医学的成绩作为晋升标准,而不是“考英语、看发表多少论文”。(张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学视频
岳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