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从中医角度认识CAS斑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从中医角度认识CAS斑块
[复制链接]
84
|
0
|
2019-8-22 23: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据报道大约20%~30%的脑梗死发病与其相关。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研究已经成为临床防治脑梗死的热点。但纵观近期文献,少有涉及对CAS斑块中医病名的探讨,一般都沿用“CAS斑块”的诊断。但CAS斑块不能表达中医对本病证病机、病位特征的认识。
CAS斑块是借助当代技术手段发现的病变,因此,在传统文献中没有记载。通过影像手段可以发现CAS斑块的有无、位置、大小、数量、性质等,应当是中医传统诊法的延伸。CAS斑块有形可见,其病理属性多是“痰浊”、“瘀血”之类,对此,当代医家已经形成基本的共识。
积是中医对人体内有形之邪结聚而成的多种病理变化的总称。《金匮要略》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景岳全书》则将积的特征与产生的过程概括为:“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医林绳墨》指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自古至今,都认为局部结块,部位固定不移者,其病机属性为痰为瘀。中医将颈动脉称为人迎脉,CAS斑块结于人迎脉,与上述“积”的病机特征吻合。因此,可以将CAS斑块命名为人迎脉积。
纵观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大致与年龄、饮食、吸烟、饮酒、久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鼾眠、肥胖以及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笔者对185例CAS患者临床调查研究发现,其中火热证占124例,而打鼾、吸烟、嗜咸、压力大、嗜辣、高血压是火热病机的常见影响因素,CAS火热证与中风病在危险因素和粥样硬化程度方面具有相似性。另外,现代研究证实,CAS与年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所收集的185例CAS患者中,年龄大多集中于50~70岁之间,超过50岁170例,占绝大多数,多数在60~70岁之间。所以,CAS病因主要涉及邪结与正虚两方面。
年老体虚,或久病伤正,导致气阴亏虚、肝肾亏虚,是形成人迎脉积的基础。《内经》认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丈夫“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其中包含了人迎脉积形成的机理。饮食不节导致胃肠郁热,火热内盛,湿热、痰浊内结,薰灼血脉,是形成人迎脉积的重要原因。在本病发展过程中,肝肾亏虚与火热又互为其害,形成中风病(脑梗死)的基本病机。
中医对CAS的认识,应当体现在局部与整体两方面。人迎脉积(CAS斑块)是局部改变,而火盛伤阴、正气亏虚则是整体病机。祛除病因,调整脏腑气化,解除火热灼脉的病机,杜绝痰浊瘀血结聚,是防治人迎脉积,进而预防脑梗死等疾病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儿科
会员之家
临床经验
肝病治疗中心
杏林杂谈
中医妇科
中医资源
古今医案
低头花已谢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