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传承中医药不靠申遗靠创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传承中医药不靠申遗靠创新
[复制链接]
61
|
0
|
2019-8-23 0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据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针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专家认为,针灸申遗成功,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针灸的保护、传承和未来的发展,还促进了针灸向世界的传播。
近些年来,但凡有关文化遗产“申遗”的话题总是会令国人分外地关注。尤其是韩国将传统节日“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之后,又有韩国专家声称: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发布《针灸穴位国际标准》中99%的穴位采用了韩国的定位。邻国对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态度和频繁动作,不仅给我们敲响了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警钟,更提出了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祖国的文化遗产这个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
中医针灸“申遗”对维护祖国文化遗产的意义是肯定的。但有学者认为,要保护中医针灸光是“申遗”还不够,卫生主管部门还要给予中医药足够的重视和扶持。也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开办更多的针灸学院、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针灸人才等办法传承中医针灸文化……
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笔者认为,困扰中医针灸以及整个中医药传承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通过“申遗”来正名,更不是中医药院校开办得不够多、不够大,而是中医基础理论上长期以来缺乏创新和发展。
针灸只是庞大中医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内容。针灸首先申遗成功,除了整个中医药学内容太复杂,让世界了解还需要时日之外;还因为针灸属于一种物理疗法,用现代实验方法和标准验证其治疗疾病的机理相对容易。再加上中医针灸疗法本身具有疗效确切、成本低廉、安全的诸多优势,使中医针灸不仅在国内及亚洲运用甚广,在欧美等许多国家亦是备受欢迎。中医针灸在这些国家不仅取得了合法的医疗地位,还被一些国家纳入了医疗保障体系中。
相对针灸而言,中药方剂及成药因为是多味中药组成复方,药理成分较为复杂,其治病机理研究非常困难。要研究中药的机理,就离不开中医基础理论。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是通过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语言来表述的,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这种原始的表述本身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亦无法提供权威的研究方法,时常被某些对中医药一知半解的人士斥为封建迷信思想,所以至今仍然未被发达国家所承认。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医药界的众多同仁都在为中医走向世界而殚精竭虑、奋斗不止。从中医理论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到中药剂量的规范化等等都做出了不小的成绩。然而,由于中医和西医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科学体系,所以要让世界承认中医的使命还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中医自身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两千年前西方医学家的知识到今天可能还不如普通的医学院学生。而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如今虽还被中医师奉为临床经典,但真正能理解、掌握和继承的人却很少。没有好的继承,就更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所以,近代没有一位中医大师能写出一部可以超越《黄帝内经》等经典的中医理论著作。如今,很多优秀的中医师似乎更关注效验秘方,而不是花大力气对中医基础理论做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如果中医的基本理论只能停留于几千年前的认识,即便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整个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道路仍不会平坦。
从这个角度看,中医针灸“申遗”是重要,但传承中医药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更重要。中医药要想在国内守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逐渐走出国门获得世界的信赖,要依靠的绝不仅仅是“申遗”,而是要依靠中医师们自身过硬的医疗水平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更需要中医界的有志之士自强不息地对中医基础理论做大胆创新和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流年无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