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汉方医学兴衰的启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汉方医学兴衰的启示
[复制链接]
61
|
0
|
2019-8-23 0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992年我在日本研修期间,曾对日本汉方医学兴衰进行了考察。在日本,汉方医学经历了从诞生走向兴盛,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近代又从衰落再次复兴,这一过程对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很有启示。
汉方医学的诞生与兴盛
日本的汉方医学是由中国医学发展而来的。据日本文献记载,中医学最先是在公元5世纪由朝鲜传入日本,而由中国直接传入日本是开始于唐代的唐玄宗末期,由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医书籍和中药材,之后除了不断有中国学者或朝鲜学者到日本传授中医外,日本也有许多“遣唐使”前来中国学习,将中医学带回日本。日本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避开了中医阴阳五行等理论,重视具体的临床证候,逐渐形成了当时的日本医学,后世称为“汉方医学”、“东洋医学”。
西医的传入和汉方医学的衰落
16世纪迎来了大航海时代。1513年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被称为“南蛮医学”的西医学。18世纪前半叶,荷兰医学因急速流入日本,被称为“兰学”。使荷兰医学受到日本垂爱的契机,是1771年东京刑场当众解剖一名女犯尸体,被解剖者的脏腑同荷兰医学解剖书记载的一模一样,而同中医书籍记载的五脏六腑有很多差异,这使荷兰医学逐渐引起日本重视。此后,1849年荷兰医生在日本初次推广种植牛痘,其显著疗效逐渐获得了日本国民及政府的信任,荷兰医学传播禁令被取消,并迅速发展取代了汉方医学。之后德国医学也流传入日本,逐渐取代了荷兰医学。二战后,伴随着德国医学的凋落,美国医学传播于日本并逐渐昌盛至今。在西洋医学逐渐昌盛发展的同时,汉方医学逐渐衰落。1875年日本文部省实施医学开业考试制度,采用了西医药的考试科目,并规定从事汉方医者必须先学习西医学,并通过国家考试,西医药科目合格后才能开业从医。同时中医学校也被取消,其理由一是因汉方医学理论过于抽象,缺乏真凭实据,且医者常不能掌握疾病的本质及预后;二是没有当时应具备的外科技术;三是治疗方法随机性强,规范性差;四是对当时流行的霍乱等感染性疾病基本上没有特殊办法等。这一切不能满足当时以西方国家为榜样、以富国强民为国策的日本政府的要求。汉方医学受到歧视并日益衰落,在大约一世纪期间,仅有少数汉方医师和药剂师将汉方医学艰难地继承下来。
汉方医学再兴起
日本在全盘西化后,逐渐发现了弊端,在知识界兴起了复兴思想和国粹主义的浪潮,一些热心汉方医药的学者借此机会掀起了复兴汉方医药的运动,汉方医学又渐渐抬头。特别是由于西医学对某些疾病疗效不太满意,且一些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副作用很大,患者不能承受。汉方药因为副作用小,又能治愈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所以至上世纪60、70年代以后,汉方医学急速复活并发展。从事汉方医人数迅速增多。在全国医师中使用汉方药治病者目前已占日本医师半数以上,且以汉方药治病范围不断扩大。汉方杂志与书籍出版成倍地增长,汉方医学研究机构也纷纷诞生。特别是1976年日本规定汉方制剂适用于国家的健康保险,大大促进了汉方医学的发展,日本医师掀起了学汉方医、用汉方药的高潮。
汉方医学兴衰的启示
首先,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医药的疗效。日本汉方医由“朝医”衰落为“野医”,而西医由“禁医”转变为“国医”,说明了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虽然与当局重视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人类的贡献。作为医学,疗效是硬道理。以显著的疗效吸引广大患者就诊,这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
其次,积极开展中医急症工作是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医学来说,在患者心目中的位置与患者在危及生命的时刻,急救疗效如何密切相关。日本汉方医在19世纪末由于对某些传染病急症、外科疗效等逊于荷兰医学,因而逐渐衰落。再看我国,有些中医院安于门诊,安于治疗慢性病,不积极开展中医病房工作,不积极发挥中医治疗危重病症的作用,使中医阵地愈来愈缩小,中医学术愈来愈萎缩,医院业务冷清萧条。只有不断提高中医治疗危重病症的疗效,才能提高中医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促进中医事业快速发展。
最后,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医学产生于古代,在诊治方面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这就是日本汉方医学在明治时代迅速衰落之原因所在。日本汉方医家不断吸收西医之长处,使得日本汉方医学再次复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任何一门科学都只有与时俱进、勤求博采,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医事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尽力挖掘中医学潜力的同时,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既要有自己的显著特色,又要有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只要能切实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中医振兴就会指日可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