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对中医药现阶段特征与发展方向的思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对中医药现阶段特征与发展方向的思考
[复制链接]
68
|
0
|
2019-8-23 0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资金问题依旧是困扰我国医药卫生体质改革的瓶颈问题。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发掘人体“内在卫生资源”的优势,将有助于减少对“外在性”卫生资源的经济投入,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整个行业应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拓展。充分把握医改契机,努力拓展医疗阵地;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占据保健领域至高点;充分利用现有科研平台,争取主流医学地位;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
●办医模式宜从以中医院为主体转向多元化发展。发展以门诊为重要组成的多元办医模式,办好中医院为全国范围内实现中西医互补做出示范。
●教育模式从院校教育转向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
当今,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具有西医药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在我国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过程中,中医药愈来愈显示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中医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同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生存发展历程,与以往数千年相比,发展轨迹也出现了偏移。
当前,中医药迎来了近现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所处的外环境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相应地,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应积极调整步伐、快速跟进。因此,深入分析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对下一步发展做出谋划,是当前中医药行业最需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事业蓬勃向上、发展战略亟待调整的重要转折期。
中医药面临
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现阶段,我国中医药事业面临着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医药在参与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对中医药事业给予了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为中医药事业复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也日益加强,为中医药事业的复兴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调查证明,在制约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仅占10%~15%。长久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实践均以医生、医疗机构为主体,人们谈到卫生体系的建设,首先想到的就是物质投入。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力只占10%~15%的医疗条件建设上,各国都将不断增加医疗机构、扩充医疗队伍、增加资金投入作为发展卫生事业的主要手段,这就造成了高昂的卫生经济代价。这种困境,即使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
然而,世界医学界大都忽略了人体内在固有的自稳调整、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等功能,忽略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医学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最重要的卫生资源是人体本身具有的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功能,中医在养生保健、医疗等实践中,正是充分依靠,并尽可能地发掘机体这种主体反应力而获效的。重视发掘人体“内在卫生资源”的中医药必可成为解决世界医疗经济危机的一剂良药。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资金问题依旧是困扰我国政府的瓶颈问题。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发掘人体“内在卫生资源”的优势,将有助于减少对“外在性”卫生资源的经济投入,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这也是中医药日益得到国家重视的内在原因。
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009年4月,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颁布后,进一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历史及现实作用的肯定、对当前中医药工作的重视。
《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提示了发展中医药是符合国家利益、满足人民需求的重要举措。《若干意见》无疑为当前的中医药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切实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必然会开拓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新局面。
同时,旨在保障、扶持中医药事业的立法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以期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因此,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分有利于中医药行业在以往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传统文化复兴为中医药复兴奠定了社会与文化基础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的步伐,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项事业日新月异,中华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动着中医药文化的复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进而为中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培植了丰厚的社会、文化土壤。
明确新时期
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
在新的形势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许多新变化、新问题,中医药行业应努力开拓思路,及时调整战略,从而全面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近现代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程,结合现阶段中医药发展的形式,从总体来看,中医药行业主要宜做出以下三方面战略调整:
整个行业应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拓展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未遇到过的生存危机。近百年来影响广泛的“中医不科学”的思潮,导致中医学始终处于被质疑与挑剔的境地,迫使中医界不得不时刻处于被动防守的窘境。
在医疗方面,中医药阵地不断萎缩,中医医院艰难维持。在研究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证实中医学理论中的种种客观实在性,其目的之一就是反击上述思潮提出的“中医不科学”、“中医不客观”的指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自身学术发展。在教育方面几乎照搬西医的培养模式,且由于中医就业岗位不足,使本来就不多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大量改行等等。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中医药的作用日益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扶持中医药政策的出台,以及对中医药科学性的充分肯定,标志着中医药事业即将走出以往横遭质疑,被动防守的困境,走进一个自主发展、全面开拓的新时期。在这种形势下,中医药行业应及时调整战略,从以下几方面主动出击,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充分把握医改契机,努力拓展医疗阵地。 应充分把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层医疗网络建设的契机,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医改(包括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度,进一步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占据保健领域至高点。顺应当代民众的健康需求,充分发掘中医学中成熟的养生保健方法、技术,发挥中医药在养生、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占据国内养生保健领域的至高点,促进中医药阵地的快速拓展。
充分利用现有科研平台,争取主流医学地位。充分利用中医药科研现有的平台条件,大力开展旨在展示中医药先进理念、优势特色的研究,对国内外学术界施加持续、有力的影响,促进中医学回归主流医学地位。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 。 中医药国际发展已由接轨转向铺轨,以中华文化传播为先导,为中医药的国际发展扫除文化障碍。同时,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向世界推广,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的国际发展空间。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学视频
新闻中心
传统文化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临床经验
wǒ想我是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