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补肝气温肝阳小议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补肝气温肝阳小议
[复制链接]
207
|
0
|
2019-8-23 00: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脏腑为病,皆有寒热虚实,温清补泻异途,其理甚明,但前人亦有倡“肝无补法”一说者,故景岳《质疑录》特辟专题以论之,指出“不知肝气有余不可补,补则气滞而不舒,非云血之不可补也”。“肝血不足……而可以不补乎?然补肝血,又莫如滋肾水。水者,木之母也,母旺则子强,是以当滋化源”。
引而申之,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性喜条达疏泄,最忌郁结。故肝虚之病以血虚及阴虚阳亢为多,补养阴血自无非议;而肝病实证,多缘肝气郁滞所致,肝郁气滞则疏泄条达失司,胁肋痛胀不适。一般而言“痛无补法”,故治应疏肝泄肝、理气散郁,通则不痛,误补反致益疾,气得补而愈壅,气郁久而化火。据此可知,“肝无补法”当为根据肝的生理特性,针对肝气痛的实证而言。若属肝之阴血虚,肝络不和者又当补之使通。
另一方面,肝气、肝阳并不仅是病理名词,更是肝脏升发条达疏泄等生理功能活动的动力。亢则害,亏则衰,虽然肝病以肝气实、肝阳亢为特点,但亦当有肝气虚、肝阳衰而致升发疏泄不及者。“虚则补之”,故补肝气、补肝阳理应认同。《灵枢·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说明肝气虚能使人出现惊恐和运动不灵活的症状。《圣惠方》说:“肝虚则生寒。”寒即阳不足的表现。均对肝气虚、肝阳虚的病症做出了提示。
气为阳化,血属阴类,肝气以肝阳为本,肝血以肝阴为源,肝阴、肝血虚者治当滋柔,但阴虚则阳亢;肝阳、肝气虚者,总当温养,但阳虚则生寒,故临证时滋阴与养血,温肝与补肝,可分而又难分,每需相兼合伍,分别主次选药。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藏论》)。脏腑整体相关,互为滋生、制约,保持动态平衡,病则因果联动,相互传变。就肝气、肝阳虚证而言,既可肝病传脾,木横侮土,亦可脾虚土不栽木,土壅木郁;若肝病及肾,耗竭精气,或命门火衰,肝失温养,则可表现为肝脾或肝肾同病,病涉中、下二焦,气虚者以肝脾为多,阳虚者肝肾为主,甚则三脏俱损,阳衰气虚。这就说明对补肝、温肝法的应用,还当从整体观念求之。兹据临证所得条述如下。
一法曰温肾养肝:亦即补肝阳法,用于肝阳虚证。症见头昏头痛,眩晕目涩,四肢麻木,手足不温,两足冷甚,尿频,舌苔淡润胖大隐紫,脉沉细迟等。此为肾阳虚衰,肝失温养,虚风内动。可仿二仙汤、暖肝煎。药用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山萸肉、潼蒺藜、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等补肾以养肝,阳虚内寒加附子、肉桂。温养并行,不可纯刚,以免温热过甚,耗伤真元。临床可见于免疫低下性疾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
一法曰温脾暖肝(温胃暖肝):亦即补肝气法,用于肝气虚证。类同于王旭高所称之温中疏木法,笔者认为当属土不栽木,或木不疏土,肝郁脾虚所致之脘腹胁肋胀痛,嘈杂,吐沫泛酸,头昏,便溏,倦怠,苔白质淡,脉细弦等症。根据肝病当先治脾的理念,治当培土以栽木,补脾以疏肝,可仿王氏意,用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白芍、木香;中虚寒甚,空腹痛作,泛吐涎沫者用吴茱萸汤加黄芪、肉桂、干姜、川椒等温肝暖胃。临床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溃等病证。
一法曰温肝祛寒:亦即祛肝寒法,用于肝寒证。寒邪直中厥阴,凝滞肝脉,少腹冷痛,或卒然挛痛,引及睾丸,阴冷囊缩,疝瘕,面青,四肢厥冷,指甲青紫,舌苔淡润,质青,脉沉迟或细弦等。方如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药用肉桂、吴萸、细辛、川椒、小茴香、陈艾叶、乌药、毕澄茄、延胡索、九香虫等。并服苏合香丸辛香温通,散寒行气止痛。临床常用于胆绞痛、肾绞痛、肠痉挛腹痛、疝痛等病。
此外,若湿热痰浊、瘀血,郁遏肝胆阳气,当疏不疏,当泄不泄,肝阳郁而不升,胆寒气滞不降,或因过用苦寒之品抑遏阳气,均可致寒凝热郁,难以分解泄化,症见胁肋胀痛,或有冷感,面目暗黄,胃胀腹满,呕恶,肢体困重,大便溏烂,舌苔淡黄浮腻,脉小弦滑等。治当温清并行,通阳以祛寒化湿,清热以泄肝利胆。方如茵陈四逆汤、温胆汤。药用茵陈、金钱草、青蒿、蒲公英清肝利胆,肉桂、吴茱萸、干姜、附子、川椒温通肝阳,柴胡、升麻、葛根、菖蒲升阳之品,透达伏邪。临床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等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会员之家
临床经验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中医妇科
古今医案
杏林杂谈
四大经典
雪贝贝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