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中医院可持续发展十大战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院可持续发展十大战略
[复制链接]
119
|
0
|
2019-8-23 00: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时下,开封市中医院正处在“第三次创业”时期,能否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与医院发展战略正确与否息息相关。《孙子兵法》上讲:“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讲的“算”即“战略”。战略部署越周密,胜利就越有把握。可见,加强引导和加强医院战略管理(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多么重要。为此,笔者试就医院的发展战略做一浅述,旨在抛砖引玉。
以教为政战略
在今天医院持续发展的构建过程中,之所以把“以教为政”放在诸略之首,足见其权重系数之高。常言道:治国安邦,教育为先;以理推之,治院理政,自当以教为本。
“以教为政”发展战略其义有三:首先是院、科两级干部要把各种教育工作放在工作首位。全力抓好全员的各种教育、培训等“教”的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业务、文化、科研、创新、法律等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其次是领导干部做好自我继续教育的表率。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提升谋划、协调、组织、指挥、控制的能力与水平;创造性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当好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把学习转化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三要在全院范围内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构建学习型医院、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搭建适宜全员终生学习的桥梁。
“以教为政”方略的实施,既是一个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自觉实践的过程,必须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
学习能力既是对院科两级干部素质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又是实施“以教为政”战略的“助推器”,这个“助推器”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以教为政”方略的实施。医院长期推崇“以会代教”方针,在各种会议中结合会议内容不失时机引导、提高院科两级干部多元化综合素质。作为医院的中流砥柱,干部要在“以教为政”战略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主动接受医院、社会等外界多方教育,自觉提升自我内涵学习力,科学引导帮助下属和周围同事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全员教育、创建学习型医院和终生学习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对继续教育认识,树立主动、恒学光荣,助学带教高尚的观念。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为舟”。医院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医、药、护、技、行政、后勤等各级各类人员组成,各有各的作用,缺则不利,甚则为废,只不过是功用不同而已。为此,在今后医院构筑学习型医院过程中,应变只重医疗等专业性继续教育为全方位的继续教育,搭建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的“立交桥”。因人施教、因岗施教,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全体员工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遵纪守法素质,促使员工全面发展。
特色立院战略
特色立院是立院之本,有特色才能生存,有优势才能发展。如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骨科等都是特色立院成功的范例。
作为医院的决策者,只有认清发展环境,才能明确立院方向。首先,国家在制订“十二五”规划中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对各级中医院来说,坚持中医特色办院,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开封市中医院始终坚持大力弘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使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医院浓郁的中医韵味也受到了国家、省中医管理局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其次,在内部建设中,医院始终坚持中医特色建院。基本思路如下:
一是以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优秀中医专科建设为重点,带动医院业务体系快速发展。
二是以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核心,大力培植中医药特色优势。医院已形成的综合中医特色和群体中医优势,在全省中医系统榜上有名。
三是靠目标引导、制度激励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提高中医特色诊疗手段的应用,如中医治疗率、中药饮片使用率、自制药使用率等均纳入科室目标管理内容,并与科室主任职称高聘挂钩;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中医药诊疗手段的应用与发掘推广,鼓励打造中医“绿色疗法、绿色科室”。
四是提出从“第二源头”抓起的思路,培养地道的“中医”,坚持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努力培养年轻毕业生热爱中医药、实践中医药、使用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兴趣;如已采取学术引导,集中时段温习经典,分类进行中医“三基”训练,开展中医病历书写、背诵方歌、中药炮制、中药调剂、中医护理技术考试与竞赛等多种活动营造中医学术氛围。
五是加强特色病证管理,根据各专业特点,在所有病区开展了特色病证管理,每个病区分别选出三种中医疗效突出的常见病证,制订相应的特色病证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加以运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人才强院战略
“人才是第一资源”,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医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实施“6966”工程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在全院努力营造选才、引才、识才、敬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十二五”期间,医院确立了“6966”人才工程建设方案,即到2015年实现造就6名在全国学术界有成就、有地位、有影响的知名专家;造就9名在全省中医药学术界或专科专病方面有造诣、有地位、贡献突出、深受同行和患者信赖的知名中青年专家;造就60名在全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界取得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标志性学术造诣或科研成果,有专业学术地位、有突出专业业绩、同行认可、群众信赖的知名专家;引进、培养60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水平、富有生机与活力、有较强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青年人才队伍;医疗人员的学历层次达到本科以上,药、护、技、行政40岁以下人员的学历层次达到专科以上。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
首先要做好开发人才资源的整体规划,按照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行“超前”预测与规划,并配套落实好有关人才政策措施,为实现规划的目标提供切实保障。医院拟定的“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引进规划》已在研讨阶段,近期将出台实施。
其次要创新引进人才的办法,通过提供优厚待遇、搭建事业平台等灵活多样的办法,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尤其是要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及复合型人才。自“十一五”以来,医院重点加强临床人才培养,加快“名医”队伍建设步伐。进入“十二五”,我们把实施十年之久的“两大一优工程”和近年相继推出的“6966”人才工程、“中医继承工程”、“中医育苗工程”与全市“五位一体”人力资源开发工程(简称“五大人才工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以培养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创新为主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着重培养中医理论扎实,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临床人才,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急症以及小科紧缺人才。实践证明,“五大人才工程”建设的相互渗透是医院构建合理化人才梯队、完善业务体系的有效举措和抓手。
科技兴院战略
随着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而科技就是生产力,是医院长期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因此,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就成为医院在新时期促进发展的重要兴院方略之一,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注重品牌学科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一家地市级中医院,由于经费不足,必须考虑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益。再加上各学科原有的基础不同,及其发展趋势的变化和在国内学术界影响的差异,给不同的学科赋予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选择那些基础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学科重点投入,加快其建设进程,使其锦上添花,成为在地区以至全国医疗市场中的“名牌产品”,成为“科技兴院”大旗的旗手。
创建学习型医院,建立健全科研奖励机制
创建学习型医院与我们平常提倡的学习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平时我们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相对专一、单调。开展学习型医院创建,就需要营造一定的氛围来达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因此医院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
我们把创建学习型医院活动与医院工作三结合:即学习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相结合,学习与医院工作特性相结合,学习与当前工作任务相结合。并通过工会、团委、科教、护理等各条线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使学习型医院创建工作活跃起来,并以此为契机,形成了学习的平台。
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各个中医院都普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临床科研年年硕果累累,而临床却受益“微薄”;一头是科研领域热火朝天、捷报频传,另一头则是临床发展态势缓慢,出现“一手软,一手硬”问题。
所以医院有条件地选择那些适合本院的科研成果,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推广,使之尽快给我们带来效益,加快医院的发展步伐。
[1] [2] [3]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新闻中心
会员之家
医学视频
临床经验
肿瘤治疗中心
传统文化
黑巧克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