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读中医易 读懂中医难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读中医易 读懂中医难
[复制链接]
159
|
0
|
2019-8-23 0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读了2012年3月26日《中国中医药报》的《中医院首先要“姓中”》一文,笔者有些自己的见解。中医应该了解“中”,读懂“中”,重视“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中医学。
首先要了解“中”
中者中国之意。中医是祖国医学,广义的中医学包括多民族医学,比如汉族医学、苗族医学、藏族医学、回族医学等,狭义的中医学指的是汉族医学,也是人们常说的中医。
中者中和之意。和是中医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最实质内容,不管是生理,还是病理都离不开阴阳五行的相互依偎、相互变化,如《老子》就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就是说,人类生命始终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基础上,成为大自然万物之一。在治疗上同样离不开“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和阴阳”理论。
中者中目的也。达到目的就是有效之意,中医学最讲究“用疗效说话”。疗效分远期疗效和近期疗效,中医学在“远期疗效”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就是“治未病体系”,这或许是中医学传承几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也是其他医学体系不能与中医学相比的地方。故在老百姓心中早有“中医治根”之说。
中者和谐之意。中医学是医学、文化等的结合体。其主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所治疗的对象不是病,而是患了病的人,即“病、人同治”。“医者父母心”、“站在病人内心所想”等就是中医学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服务理念,“药好不如心好”概括了医者的德术大于技术,故有“治病不用药”的美谈。始终保持和谐心态为病人,为行业,为国家,为人民是中医学的最高境界。
其次要读懂“中”
当真正的了解中医“中”的含义后,就不会再有“中医是技术”这样的单纯理解。中医学是贯穿在整个宇宙间的自然规律、生命科学、人文艺术、人与自然生存等多方面的结合体。中医人要读懂这“中”的含义及其价值,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人类服务,同样也是为自己服务。
中医学有“学中医容易,学懂中医难;读中医容易,读懂中医难;用中医容易,用好中医难;看中医容易,看好中医难”的行业特殊性。不了解中医,就读不懂中医。要读懂中医,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要知道读“中”的本质是什么?“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连本质都是盲目的,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中”的本质是“调理阴阳平衡”,使自然界“少病”、人类“少病”、患者“病轻”,这就是“但愿世人都无病,哪怕药柜起灰尘”的最高中医境界。所以防病是中医“中”的最大目标。
第二,要弄清为什么要读“中”?犹如近代中医学家张锡纯说,“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学医者,为身家温饱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如果读“中”是为了“身家温饱”而当作“手艺”来学读,大凡“没有必要”。正如一位英国学者说的那样,“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是非人道的。医生不应该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而必须是经过严格培训的科学家。”
若一定要用“付出与回报相等恒”来读中医、学中医、用中医,都是“非人道的”。笔者认为,一个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奉献”,其回报自然是“但愿世人都无病”。
当具备了“奉献”的精神“家底”,了解中医“中”的含义,读懂中医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最后要重视“中”
中医的最大法宝就是其“简、便、效、廉”。然有的中医却不重视这四点,“中医大处方”,动辄十几味、二十几味中药的方剂,似乎相信“多多益善”,其实未必。
比如汪昂就有这样的名句,“古人立方,分量多而药味寡,譬如劲兵,专走一路,则足以破垒擒王矣。后世无前人之朗识,分量减而药味渐多,譬犹广设功围,以庶几于一遇也。然品类太繁,功治必杂,能无宜于此,而不宜于彼者乎?”这就是历代中医学家都有“用经方”而闻名的缘故。犹如老百姓总结的那样,“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用船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疗效能衡量辨证用方的正确与否。这个疗效不是单纯的“目前有效”,而是要具备患者易于使用、价格相对便宜、“远期疗效”明显等条件。
还有,“能中不西”、“能经(方)不大(方)”、“能短(疗程)不长(疗程)”、“能简(单)不繁(杂)”等也是真正重视中医的表现。
所以,真正了解了中医“中”的含义,并且认真读懂其含义的内涵,然后重视运用其内涵的“精辟”,才能学好中医,更好地运用中医为患者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会员之家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新闻中心
医学视频
肿瘤治疗中心
传统文化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