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中医理论的科学定位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理论的科学定位
[复制链接]
64
|
0
|
2019-8-23 0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科学的正确定义
“科学”一词,在当今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不论是科学家,士农工商,还是平民百姓,出口必言科学。科学概念在今天的社会活动中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然而,“科学”究竟是指什么?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科学”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义的、模糊的和不准确的,成了一个稀里糊涂的“模糊词”。毫无疑问,用这样的一个“模糊词”去评价某一件事物是否科学时,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近百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医是否科学的大争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为了帮助读者对于“科学”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作者试图对“科学”一词正本清源,以澄清其真实含义。
1.“科学”一词的由来
百科名片对于“科学”做了如下介绍:科学一词的英文为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学问。“科学”一词取自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科,分科、分类、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近代日本在翻译西方著作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2.“科学”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追溯“科学”一词产生的源头可知,它源于西方,产生于近代,是指以培根(1561~1626)倡导的实证主义,伽利略为实践先驱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获取关于世界的系统知识的研究。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他与笛卡尔(1596~1650)一起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science”一词,最初是由笛卡尔的“真实而确定的知识”(Vera et certa scientia)这个短语延伸而来。笛卡尔在解释满足“真实而确定”的条件的时候给出过五个准则。这五个准则在20世纪的科学哲学中,叫做科学的有组织性、可理解性、完备性、可检验性、普遍性。有人对science的解释是,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由此可知,狭义的科学概念虽然专指西方近现代以实验为特征的自然科学,但它所反映的却是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等。
广义的“科学”概念,是在狭义“科学”的基础上,从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例如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及系统科学等。这时的“科学”概念,已不再局限于以实验科学为特征的自然科学领域,而是演变成了所有科学领域中的概念,反映的同样是客观真理,尤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哲学层次意义上的“真理”和“正确”的代名词。
总之,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都是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科学实际上已成为“真理”的代名词。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医学视频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临床经验
新闻中心
会员之家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