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银屑病病机实质为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银屑病病机实质为郁
[复制链接]
118
|
0
|
2019-8-23 0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银屑病治疗可参考温病的辨治理论,但不可照搬。对于“血热”是其病机核心,还是病变标象的概括这个问题,笔者以为后者是正确的,“郁热”才是银屑病的病机根本。
病机为“郁”
赵炳南认为:本病的发生,血热是内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根据。朱仁康认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主要原因。血热内蕴,郁久化毒,以致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上诉两位前辈对银屑病的发病,观点基本一致,均强调了“内热外发”的发病观,而对于内热的形成,都反复地强调了“郁”。这与“初起邪在卫分,温邪由表入里,传入气分,进一步内传深入营分,并进而进入血分”的“血热”形成观显然是不同的。
对于温病的病机,在“卫气营血”之外也还有不同的观点,如李士懋先生在《温病的本质与治疗》一文中说:“温病的本质是郁热,不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瘟疫、湿温化热,还是温病卫气营血、三焦等各个传变阶段,只要有热邪存在,其本质概为郁热。”
参考李士懋先生的温病发病观来思考银屑病的病机,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杨栗山的一句话来说明:“里热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银屑病是“在表”之证,是“血热”外现,其机理用“里热郁结,浮越于外”表达是最明确的。
“血分有热”即“郁”
李林在《牛皮癣中医疗法》中认为:银屑病之“血分有热”病机实际是由气分有热,郁久化毒,毒热波及营血而成。银屑病的“血分有热”与温病的“热入营血”是有区别的:第一,温病的“热入营血”,常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舌质红绛,苔净,脉沉细数,此乃毒热耗伤阴血所致,这些症状在银屑病患者身上一般是不会出现的。第二,温病患者发斑一般为色深红或紫红,压之不退色,系因邪热迫血妄行,营血溢于脉外所致,是出血性斑。而银屑病患者红斑为充血性斑,为营血受体内气分久蕴热毒影响,充斥脉络所致,压之可退色。第三,任何年龄均可患温病。当毒邪过盛或正不胜邪时,病情均可发展到“热入营血”阶段,而银屑病多发于青壮年。综合以上三点,可知银屑病主要发病机理是“血分有热”,与“热入营血”明显不同。
“血分有热”与前文所述“里热郁结”同义,实质为“郁热”。“浮越于外”之“外”则与“热入营血”之“入”,截然相反,丝毫马虎不得。“热入营血”到“动血”阶段要“凉血散血”,而“里热郁结,浮越于外”的“血分有热”却需要顺势外发。
从“郁”论治
叶天士《温热论》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似乎“热入血分”只有“凉血散血”一种正确治法。其实不然,在温病的不同阶段,邪热都可入血,甚至在湿热病中,由于湿阻气机,邪热也可内迫入血,发“动血“之变,引起不同部位和程度的出血,其治法均不以“凉血散血”为主。
提到“血证”,我们习惯上会想到“血热动血”,但应该知道在这之外还有一类血证其病机为“郁热动血”。“血热动血”,指邪气完全入血分,不兼卫、气分见证,此多为由营分传入血分,其证多内热较甚而伤阴,需“凉血散血”。而“郁热动血”指入血之“热”是因气机阻滞,逼迫而致。虽有“动血”之变,其主要矛盾并不在血,郁热有外达之机就是治疗的着眼点所在。只要据其兼证,采取相应的方法排除“郁”的原因而宣展气机,使内迫之热外达,“动血”即止。
银屑病多近似于“郁热动血”的情况,需要以治兼证为主,并不需“凉血散血”。可参考谢路《温病阐微》治疗温病之法分以下三种情况施治。
第一种情况为卫分郁闭,邪热入血动血。在卫之邪,本当疏卫宣解而外达,“在卫汗之可也,”但临证所见多过早以寒凉、滋腻误治,导致肺卫郁闭不开,无外达之机的卫分郁热内迫入里,乘虚深入血分,迫血动血而发斑。此并非纯血分证,而是卫血分同病,其临证应以治卫分为主,“给邪以出路”。
第二种情况为气热入血。气分证虽热势壮盛,但气分之热皆有外达之机,治疗中应注意达邪外出,切勿令其内闭,否则气分未罢,邪热入血,动血,此为气血两燔,亦并非纯血分证。治疗应气血同治,不可一派凉血散血之品。血热由气热所致,欲凉血必先散气热,以切断入血邪热之源。所以化斑汤以白虎之生石膏辛凉清气,以达热出表,实际上开达了血热外散之路,此即“化斑”之主要原理。阳明腑实,腑气不通,郁热内闭,迫而入血也属气血同治之列,治疗应以通腑泄热为主。
第三种情况为湿阻气机,郁热内迫入血动血。外感湿热邪气,或素体湿盛,复感温热之邪,热与湿合,阻滞气机。初起邪在上焦,阻滞于卫气之分,流连于三焦之中,应以辛微温芳香宣化方法,化湿浊、开肺气畅三焦,令湿开热透,三焦通畅,湿或从汗泄,或从小便而去,热随湿解。过早使用寒凉滋腻,就会湿遇寒凉而凝涩不化,甚则成冰伏之势,热邪为湿所遏不得透散宣化,郁而愈炽。此郁热多内迫而发为动血之变。此时若见出血而用一派凉血之药,气机郁益更甚,必导致出血不止。“动血”之热为气机郁闭内迫而来。内迫者,不得已所致也。一有机会或内迫不甚时,热即外出。治疗重点不在凉血散血,而在开郁热外达之路,除“内迫”之因。驱邪必给邪以退路,才能轻而取胜。若采取压抑,限制、层层包围,邪无退路,必作殊死之争,将贻误病机,变证遂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冥朝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