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中医学发展困境之症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学发展困境之症结
[复制链接]
123
|
0
|
2019-8-23 0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汲取并蓄含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与汗水一路蹒跚地走到今天。它旧,旧到还用着阴阳五行、四气五味这样的理论基础指导临床治疗,对它不了解的人几乎会把它当成封建迷信;它新,新到现代肿瘤内科最前沿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在体现它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思想。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学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是中医学疗效难适应循证医学的评价。首先是不能套用随机双盲的队列研究方法,中医学讲究辨证施治,与西医学的辨病论治不同,它根据疾病的阴阳、寒热、虚实等不同来决定用药,比如胃痛可以是肝火犯胃之证,也可以是瘀血内阻之证,这其中又不免有夹杂的证候,如肝火犯胃兼夹胃阴不足之证,同样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治疗,这对开展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是非常棘手的。
二是疗效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中医学治疗的过程中,临床症状的缓解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现代临床研究中可以把症状的改善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比如癌症治疗中的疼痛评分,但是因为主观性太大,实际操作起来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临床试验是肿瘤治疗中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每种药物或者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前都必须经过三期临床试验验证,它通过中位生存期、总生存期等指标实实在在地反映治疗手段的优劣。中医学因为药物的个体化应用,开展这样的研究也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不以药物,而以治疗原则作为干预因素,或许也可以作为评价中医药疗效的手段之一。
三是创造经济效益不如西医。中医中药是来自中国民间的治疗手段,所以除了珍贵稀少的个别药物,如冬虫夏草、铁皮石斛以及野山参等,大多数药物都非常廉价。最重要的是中医治疗的精髓不在于药物的价值,而在于医生的辨证水平。老百姓难以理解中医师为诊疗过程所付出的知识积累所应得的报酬,神奇的中医正骨术就是在同“钢板螺钉”的战争中日渐衰落的。
四是中医人才发展受环境制约。国家虽然有大力扶持中医发展的各种政策,在中医药学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以中医名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方式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这无疑都是积极的。但是,在年轻一代中医学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科学的政策导向,中医院校盲目扩招的同时,国家又在医师的执业范围规范化问题上限制中医师在许多医院,特别是西医院的临床岗位的行医资格,进一步导致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许多毕业生也纷纷改行,中医学后继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医学视频
冥朝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