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中医应对暴发性传染病需冲破传统束缚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应对暴发性传染病需冲破传统束缚
[复制链接]
93
|
0
|
2019-8-23 0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春暖花开,又到传染病多发之时。中医与现代传染病相关联的瘟疫学、温病学、伤寒论等的所有理论,发展到现在也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防疫、治疫体系,每每遇到暴发的传染病第一反应就是“喝”预防药。如果政府把这类传染病的处置权全部交给中医,我们理性地思考一下,然后再扪心自问:我们能在短期内控制住它的暴发吗?
应该说中医对传染病认识还是很到位,但囿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在对传染病的控制方面还不完善,西方医学进入后,中医对传染病的研究几乎处在停顿状态,也就是说,中医的传染病防治水平还停留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水平。另外从中医已有的一些对传染病的控制手段来看,其作用相当微弱,如用醋熏蒸比用过氧乙酸喷洒对空气消毒的作用要弱许多倍;民间流行的悬挂草药防疫基本上属于无知的作法。在控制措施上,中医除了在保护易感人群这方面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外,在弄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这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认识上几乎都是空白。由于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弄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传统中医是以个体或家族集团的形式存在的医疗单元,由于传统小农意识的根深蒂固,各单元之间很难沟通信息,学术上的交流根本无法平等进行,医疗成果也不愿意整合共享,而现代的突发性、灾害性的公卫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已清楚地表明,传统中医的这种医疗结构态势,个体的意识观念与解决暴发性流行病所需的大规模、多医种,甚至是多学科、跨行业的集团式、规模型协作从根本上是格格不入的。
解放后,虽然国家以中医院的形式把全国的中医从个体、家族的形式中解脱出来了,形成了团队的架构,但许多传统中医陈旧落后的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处置暴发性传染病的基础和条件还亟待规范。首先,从理论看,有的主温,有的主疫,有的主毒。在治疗上你要除瘴气,我要清邪毒,难以形成统一意志。另外,就是如上所述,中医在预防疫病扩散方面几乎没有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还有一点,中医院几乎没有疫病(传染)科,隔离、治疗的软硬件条件都很欠缺。事实上像“霍乱”、“非典”、“艾滋病”之类的甲、乙类传染病仅靠有效的治疗而不采取防护和隔离措施,其防治效果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会大打折扣。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要想在第一时间里全面介入像暴发性传染病之类的突发公卫事件的处置,仅仅有效果是难以打入“主战场”的。救治、防护所需的硬件,完善的中医防控理论体系,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便捷实用的抢救手段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些又必须由中医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才能得以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闻中心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尊生保健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杏林杂谈
妇科病治疗中心
肠炎,痢疾,疟疾
中医资源
心之水选择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