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崔公让辨证方法浅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崔公让辨证方法浅述
[复制链接]
159
|
0
|
2019-8-23 0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崔公让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深研经典,潜心临床,在临证思辨、诊疗方法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思路,今就其辨证方法浅述如下。
“执两用中”的辨证方法
崔公让借古圣先贤的哲学智慧来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执两用中”辨证方法。
“执两用中”哲学思想来源于古圣先贤对自然物理深刻的体验、理解与认识,并逐渐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庸》亦谓:“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崔氏“执两用中”即源出于此而构建自身之思辨体系:辨识两端、察变审机、执中有权、冲和为度。
辨识两端 对疾病和人体的认识同样是“惟危”、“惟微”的;治病疗疾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达到“隐恶”,即去除病态;“扬善”,即恢复常态。所以认识、治疗疾病的手段,即辨证论治方法,也必须用“执两用中”的方法,而且首先必须辨识病证的阴阳、标本、常变、逆顺之两端。
察变审机 运用所有的中、西医诊察手段和技术,识常态,察变(病)态。常者不病;其变者不和于常时、不和于常体,进而推究其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之病机变化,达到察变审机,“惟精惟一”的认识高度,就到达了“执两”。譬如周围血管病,必须从脉、血、络及其所连属的脏腑基础,多层次、多角度来认识考量,才能把握其病机变化。
执中有权 在全面认识疾病与人体的“执两”基础上,以去病态,复常态为原则,权衡利弊损益,有所侧重,有所作为,根据时势变化做出最恰当的选择,立为治疗方案,是谓“执中有权”。譬如动脉闭塞性疾病,“寒”象是突出表现,但不能大剂量温热壮阳,因为会徒伤阴液。瘀血阻滞,血脉不通是关键,所以重在通,所以“治瘀贯穿周围血管疾病的始终”,知权达变,才能执两用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冲和为度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和曰常”,“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人体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复合体,“和”是自然“常道”,亦即人体不病或健康之常态。“用中”即应以冲和为度,去病态,无损于常态,这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立法中处处都有体现。
观察手指皮纹诊断痛风
痛风,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变迁、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趋于年轻化。以往诊断痛风主要依靠病史及检查血尿酸值,崔公让教授则通过观察手指皮纹变化诊断痛风。
“观察手指皮纹变化诊断痛风”经过二百余例临床病例验证,诊断符合率高达100%。
操作方法:观察患者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背侧皮纹变化。若手指第一节内侧面、背部内侧面均出现轻度隆起,皮纹隆起处纹理增宽,反光点增强,无压痛,即可诊断为痛风。
通过多年来对就诊患者的有效观察,用上述方法诊断为痛风的患者经双源CT血尿酸盐结晶沉积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青橄榄网络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