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复制链接]
113
|
0
|
2019-8-23 01: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内经》不仅有关于脏腑与时辰相配属的认识,而且还根据经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古人在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水、日有十二时(辰)、人有十二经的“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逐渐发现了十二经脉流注的先后顺序及其与十二时辰的配属关系。
《灵枢》的《经脉》和《营气》等篇记载了十二经脉流注交接次序。如《营气》篇关于营血流注过程的记载,说明十二经脉交接的先后顺序是从肺经开始,而大肠经,而胃经,而脾经,而心经,而小肠经,而膀胱经,而肾经,而心包经,而三焦经,而胆经,而肝经,复从肝经注入肺经,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日夜运行五十周。经脉之所以有自手太阴至手阳明……至足厥阴,复至手太阴有序交接,是由十二经脉之间阴阳表里及相互联络的特定结构所决定的。至于营血的流注为何从手太阴经开始,而肺为十二经之首呢?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由于阴阳互根,营行脉中属阴,卫行脉外为阳,阳气需赖阴精的主持与滋养,所以卫气虽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各二十五周,但肾主藏阴精,故每周必交会于足少阴肾经一次,即《灵枢·邪客》所谓“常从足少阴之分”;而营血属阴,阴血必赖气之统帅和推动,肺主气,故其运行每周必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其次,营血的生化,虽然始于中焦,但水谷精微之气须“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所以营血的运行亦必从肺始。
在认识到十二经脉流注交接次序后,医学家在实践中,尤其是针灸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到某经疾病,在特定的时辰里施用治疗,较其他时辰疗效显著,进而发现了时辰与经脉的关系。即以寅时配属肺经,《灵枢·阴阳系日月》云:“寅者,正月之生阳也。”《史记·律书》亦云:“寅言万物始生”。在十二月中,寅属正月,为生阳之气,同样一昼夜中寅主生阳,为十二时辰之首。由于手太阴为十二经之首,而“寅”是一天之中阳气初生之时,故寅配属手太阴经,可见,“寅”时与手太阴配属是这一理论的关键。寅时配属肺经确定后,其余各经便自然成有序排列。其配属次序正是《灵枢·营气》等篇记载的营气在十二经中流注的次序,即卯时配属大肠经、辰时配属胃经,巳时配属脾经、午时配属心经、未时配属小肠经、申时配属膀胱经、酉时配属肾经、戌时配属心包经、亥时配属三焦经、子时配属胆经、丑时配属肝经。与五脏是指五个功能活动系统一样,这里的十二经,也是指包括了经别、经筋、络脉和皮部等在内的十二经生理功能活动系统。
根据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便可以指导临床运用。临床上,此理论主要运用于时间疾病。首先判断病证是在那个时辰加重、出现、减轻或消失,其病位即与该时辰相对应的经脉或其所属的脏腑有关,然后根据脉证的具体情况,判定其证得虚实寒热,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如寅时为手太阴主时,病有寅时阵发咳喘者,可诊为肺经病,此时可取肺经穴针灸治疗,或用入肺经之药。不仅如此,由于该理论确定了经脉与时辰的对应配属关系,所以也成为了后世子午流注针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为其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至于时辰与经脉配属的机理,古今医家大多根据《经脉》、《营气》等篇关于营气在十二经流注的记载,认为营气、卫气或经气流注到某经,使某经气血旺盛之时,便是其所配属的时辰。实则,我们认为,时辰与经脉配属的实质,是每值某经所配属时,则该经功能活动相对旺盛,自身敏感性增加。因而,能对针灸等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这一配属和时辰与脏腑配属同一道理,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并适应这个具有明显节律变化的环境中所形成的。
值得说明的是,在《内经》“天人相应”和昼夜阴阳消长的理论指导下,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六经病各有“欲解时”之说,即“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说明“六经”与时辰有特定的关系,但是由于各经之病的欲解时,都涉及到三个时辰,因而对各“经”与时辰的具体配属,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以每经各配两个时辰,六经合为十二时辰,共一昼夜。即子丑配少阴、寅卯配厥阴、辰巳配少阳、午未配太阳、申酉配阳明、戌亥配太阴。由于此配属明显与经文不符,所以未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其次,以每经各配属三个时辰,这样势必导致其中四经配时重复,另两经则无重复。因而缺乏统一性和规律性,亦未完善。再次找出各经欲解的“中心时”,如“从巳至未上”,以午时为中心,则太阳病欲解时早不过巳,晚不过未。如此,卯配少阳、午配太阳、酉配阳明、子配太阴、丑配少阴、寅配厥阴。这种解释与经文记载相符,我们认为尚可从。
《伤寒论》“六经”命名,即含各经阴阳多少之意。在三阳中,太阳的阳气最盛,少阳的阳气最少,阳明介于两者之间;三阴中,太阴的阴气最盛,少阴的阴气稍盛,而厥阴则是阴阳交换之经,因而阴气最少。昼为阳,故与“三阳经”相配,“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故卯时配属人身之少阳;午时配属人身之太阳;酉时阳气虽虚,但仍盛于卯,故与阳明相配。夜为阴,故与“三阴经”相配。夜半子时,自然界阴气正盛,阳气潜萌于下,故与人身之太阴相应,丑时阳气虽渐长,但阴气尚盛,故与少阴相应;寅时阳气渐长,阴气将尽而未尽,故与厥阴相应。“六经”与时辰相应如此,因而各经在其所配属的时辰内,功能相对旺盛,这也就是“欲解”的内在依据,其与脏腑主时的道理是一致的。掌握“六经”与时辰相应的配属,不仅对《伤寒论》所述疾病,而且对某些内科杂病的病情预后、服药时间的选择,以及治疗等,均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上介绍了十二经脉时辰配属和六经时辰配属,应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六经时辰配属主要适用于外感热病及某些内科杂病,而十二经脉时辰配属则主要运用于经脉病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語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