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李兴培教授谈“小柴胡汤事件”后汉方医学的变化-日本重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李兴培教授谈“小柴胡汤事件”后汉方医学的变化-日本重拾“辨证论治
[复制链接]
61
|
0
|
2019-8-23 0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在国际上首度遭遇“信任危机”一一日本发生的“小柴胡汤”事件,已经过去10余年。对于该事件,日、中间中西医学界都有着若干评论,仁智互见。李兴培教授认为,这绝不是一件孤立事件,该事件的发生,有其时代背景和深层次原因,事件带给我们应有的思考、启迪与教益。对此,李教授谈了以下认识。
日本汉方医学的兴起
汉唐以降,中医学东渐,相继不断传入日、朝、越等国家和地区。日本汉方医学大师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丛书中言“长女以疫痢殇,恨医之无术……始发愤学中医,经十有八年,其间流传四方,穷困备至,未尝稍易其志,用力既久,胜于今日之新法矣……信医圣张仲景遗训,为古方学派”;《类聚方广义》:“张仲景为千古用方之鼻祖……其文简明严正,条理井然,宽猛之治,和攻之法,无不周悉赅备。若能精究其意,推广其义,则万病之治,易如反掌矣”;日本医学博士和田正系为其师《伤寒论阶梯》序:“我们身为医师者,经常遇到疑难病证踌躇莫决,或虽诊断明确而无良好疗法,或治疗而越时重发,但此种情况下,往往易为汉方医学处方所奏效。此种事例,颇不鲜见”。“《伤寒论》不论古今中外均指为惟一之医道遵循……能作为治疗万病的原理”,他赞其师“毕生致于《伤寒论》之笃学者……别无旁求。其对《伤寒论》之解释,为现代医学之最高成就”。足见日本医界有识之士,初始学习中医之切入点乃是从经典着手,其态度之诚恳,起点之高,学习之深入,心得之丰富,俱足以令人叹服。经多代人对中医典籍之研究实践,诞生了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和考证学派等,先后还有如《太素经集注》、《医心方》、《医籍考》和《汉方诊疗之实际》等大量汉方医学书籍问世。至二战以前,汉方医学在日本处于主导地位。
日本汉方医学的挫折及再起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作为二战和珍珠港事件发动者,无条件投降前,遭到以美国为首的盟军的惩罚性狂轰滥炸,日本列岛大部分城市几为一片焦土,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在美国绥靖政策的羽翼下,战败国日本百废待兴,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作为胜利者,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什么都管。在医疗卫生领域,麦氏公然信口雌黄地指责“中医不科学”、“针灸是野蛮术”,虽未直颁“取缔中医”之令,却是践行“取缔中医”之实。日本汉方医学自此开始一蹶不振,疾速掉入低谷,即从往昔主流医学,沉沦为不被政府承认的民间非正统医学。
新中国诞生后,我国中医事业得以复苏。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毛主席、周总理亲自果断地制定了“团结中西医”和“继承、整理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中医政策,有真才实学的中医相继被聘入各级医院,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北京、成都、上海和广州四所中医学院成立,中医人士被遴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医界感动了,焕发出巨大潜能。在预防、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成就巨大,显示出无比的生命力。如中医在治疗梅毒、麻风、淋病、急腹症、急性传染病(暴发性流感、小儿麻疹肺炎、小儿腺病毒肺炎、乙脑、流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疑难病症,都获得了良好疗效,这对东邻日本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日本汉方医学界德高望重的大塚敬节、史数道明等,联合政界若干有影响人物,对我国中医药界取得若干重大成就,明显拉大与日本汉方医学差距的实情,多次向日本有关当局苦苦谏言,直陈利弊得失。日本政府遂逐渐放宽对汉方医学界的限制,汉方医学得以重生,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大塚在弥留之际,还谆嘱其弟子们: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叫中国向我们学习。
小柴胡汤事件“应运”而生
重生后的日本汉方医学界,“赶超”中国心切,决定首先主攻中药与方剂。他们购置最现代化的实验设备(迄今仍保持着领先中国的先进优势),对中药粗提或精提后进行药理毒理实验。中医方剂仅部分开展现代实验手段研究,但正式生产汉方制剂500余种之多,而其中仲景经方即达200种以上,且一般都是原方原量使用,不得更易。由此不难窥知,日本汉方医学界,对经方功效是何等肯定,对仲景学说是何等虔诚。
小柴胡汤在日本应用之广,可谓家喻户晓。为应付大量需要,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在我国大连专门设厂生产该产品。然而好景不长,沸沸扬扬的“小柴胡汤事件”终于在十几年前的日本发生了。日本、中国先后不断有这类报道及浅评见诸报端或其他媒体,迄今人对之的“旧事重提”,“文外余波”似断非断。“小柴胡汤”怎么了?“中医”怎么了?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小柴胡汤”事件,矛头直指中医,使之遭遇信任危机。溯流穷源,其实这是日本二战后,汉方医学界率用简约对号入座的“汤证疗法”的必然结果。仲景在《伤寒论》中早已强调:中医治病必须“凭脉,辨证,施治”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设若有悖,轻则罔效,重则为祸惨烈。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小柴胡汤,药虽七味,其汤证病机涵义却相当深邃。众所周知,外感病邪来犯,一般皆是按照由表入里之传变规律进行。然而仲景从大量宗族和乡里疫病治疗中,悟出由太阳(表)→阳明(里)传变层次间,还横亘着一个“少阳”半表半里层次。少阳证之确立,乃是仲景洞察力之敏锐,独具隻眼处,实补八纲辨证之未逮,该方遂成为仲景最得意传世佳方之一。其适应证呈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及口苦、咽干、目眩或作呕等症者。仲景于论中曾有“但见一证便是”之语,即指上述症状而言。
须知,仲景在该方之末,明白无误地设有七种加减法:如太少合病,本方合桂枝汤用之;和阳明并病,予大柴胡汤表里双解;误汗而致邪遏不停,柴胡桂姜汤温化宣达;误下热结阳明而少阳仍不解,柴胡芒硝汤和解通结;胸中有热,胃内邪踞,腹痛欲吐,黄连汤清上温下;误下邪陷,滞碍枢机,腹满烦惊,柴胡龙牡汤和解镇惊、扶正祛邪。是故纯恃小柴胡汤“打天下”,万病皆用,独缺加减,不偾事者,几稀矣。我国各地都有应用小柴胡汤化裁,治愈大量感染性疾患和急危难症的报道,也是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显然,发展中医和中医治病,丢弃了辨证论治精神,则“欲速则不达”。
日本汉方医学勃兴已崭露曙光
日本医师星野惠津夫氏等在《所谓汉方药的副作用》(日本东洋医学会志4:59,1982)文中谓,用某(未具名)汉方16个月,分别出现副作用如感冒样症状、皮疹、口腔炎、消化道症状、休克前期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这些症状的出现,急性病在服药数十分钟后,慢性病则在一至数日后。经仔细观察,多属误治。因为往往“更方后”,这些症状皆消失。是为“小柴胡汤”事件根由之诠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医、中西医结合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日本也逐渐恢复与中国交流中医学术,如和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共探血瘀证,购买冠心二号方等。实践反复证明:死方焉能治活病?日本反省后顿悟:应重新向中国学习辨证论治。相继,日本《汉证》杂志第12卷6、7期合刊,特辑发表长篇研究蒲辅周先生临床经验文章;不断延请中国名老中医专家、教授讲学及会诊;派留学生赴中国中医院校学习,攻读学位;频繁来华参加学术会议;中日或多国合办学术研讨会等等。其举措实发人深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即优势。日本正郑重再拾起它。我们,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传统文化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新闻中心
高血压病治疗中心
中医内科
风湿病治疗中心
肠炎,痢疾,疟疾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资源
白色叹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