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痰火扰心证二证型鉴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痰火扰心证二证型鉴别
[复制链接]
150
|
0
|
2019-8-23 01: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定义
痰火扰心证:火热痰浊,上扰神明,心神昏乱而表现的神志障碍症状:神志不清,躁狂谵语或少寐烦躁,狂暴不休。外感多由感受热邪,炼津为痰;内伤多由肝火痰热。
外感热病:外感温热病邪,火盛灼液成痰,上扰心窍,而出现的以壮热,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甚则昏迷为主症的证候。
内伤狂病:心火暴盛,或抑郁恼怒伤肝,气郁化火,火炼津液为痰,痰火上攻,神明逆乱而出现少寐烦躁,神志狂乱,怒而叫号为主症的证候。
病因
外感热病:外感温热病邪,在表不解,内传入里,炼液为痰,痰热内闭,逆传心包,蒙蔽心窍,此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内伤狂证:思虑过度,心阴暗耗,阴不制阳,心阳暴张;或过用温燥药物,伤阴化热,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灼耗津液,炼液为痰,痰火上扰,神明昏乱。张景岳认为:“凡狂病多因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诚东方实证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故治此者,当以治火为先,而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
病机
外感热病:邪热内盛,灼伤阴血,炼液为痰,蒙蔽心包,阻闭心窍,神明昏愦。多见于外感温热病的极期阶段,甚则邪热内闭,引动肝风,出现热极生风的病理转归。儿科常可见小儿急惊风,“急惊之候,亦曰真搐……此内挟实热,外感风邪,心家受热积惊,肝家生风发搐,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并,痰涎壅盛,百脉凝滞,关窍不通,风气蕃盛,无所发泄,故暴烈也”(《六科准绳》)。
内伤狂证: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突然受到一定强度的精神刺激,肝经火热,燔灼胃津,痰火互结,上扰心神,神明逆乱,乃致狂乱怒骂,躁动不休,正如《医学入门》所云:“狂者……此心火独盛,阳气有余,神不守舍,痰火壅成而言……狂则专于下痰降火……”刘河间认为“狂越,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越者,乖越礼法而失常也。夫外清而内浊,动乱参差,火之体也,静顺清朗,准则信平,水之体也,由是肾水主志,而水火相反,故心火旺,则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也……况五志所发,皆为热,故狂者,五志间发,但怒多尔”。狂证若反复发作,肝火日盛,火盛耗阴,气阴二伤,心阴渐损,虚火上扰,形成气阴俱不足的病理转归。正如《傅青主男科注释》所云:“更有终年狂而不愈者,或拿刀杀人,或骂亲戚,不认儿女,见水大喜,见食大恶,此乃心气之虚,而热邪乘之,痰气侵之也。”
鉴别要点
痰火扰心证之外感热病:壮热,呼吸气急,面红目赤,咳痰黄稠,喉间痰鸣,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以壮热、痰盛、神昏为临床特征。
痰火扰心证之狂证:头痛不寐,心烦胸闷,痰多眩晕,或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打人毁物,不避亲疏,骂詈不休,狂躁妄动,气力逾常。以不寐、烦躁、神志狂乱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外感热病:邪热内盛,燔灼津液为痰,痰火互结,扰乱心神,心神昏乱,故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热邪炽盛,里热蒸腾于外,则见壮热;热壅气血,脉络气血涌盛于上,故见面红目赤;热盛脏腑功能活动亢进,则呼吸气粗;痰热内盛,故咳痰黄稠,喉间痰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内伤狂证:痰热内扰,心神不宁,故不寐,“春甫谓: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医统》)。痰浊内阻,气机不利,则痰多胸闷;痰湿困遏中焦,清阳不升,则眩晕,正如《张氏医通》所云:“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然无不因痰火而作。谚云:无火不动痰,无痰不作晕。须以清火豁痰为主,而兼治六淫之邪,无不愈者。”若心肝之火鸱张,炼液为痰,上扰心神清窍,则神志狂乱,躁动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打人毁物,不避亲疏,骂詈不休,狂躁妄动,气力逾常。“狂之为病,《经》曰:‘重阳者狂’,其病属热。夫何热者阳也,阳者浮也,其病能弃衣登高。弃衣者,因热而不欲衣。登高者,因浮而能轻举也。又能强辨是非,尊贵倨傲,妄笑好歌,妄行不休,不肯少卧者,何也?阳动而阴静,故阳病欲见人,不欲闭户独处也。又能不饥者,何也?阳邪伏藏,胸膈饱满,所以不饥也”(《儒医精要》)。
痰火扰心证之外感热病和内伤狂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均具备神志异常,痰盛,热炽,狂躁亢奋的共同症状。但外感热病可见神志昏迷,狂躁谵语,伴有高热不退,是以里热亢盛,热扰神昏为主;而狂证较少出现昏迷、高热的症状,是以狂乱号叫,打人怒骂,神明逆乱为特征,由于痰火扰乱心神,神识昏蒙所致。
外感热病和内伤狂证,就其病机病势而言,外感热病的病机是:邪热内盛,炼液为痰,邪热鸱张,热与痰结,扰乱心神,心神昏乱。甚者,痰热炽盛,引动肝风,热极生风,出现筋挛瘛疭的动风症状。内伤狂证的病机是:心肝火热,炼液为痰,阳明痰热,上扰神明,神识昏蒙,可见狂妄怒骂,躁动不安。若狂证反复发作,耗气伤阴,虚火上炎,则形成气阴两虚的病理转归,亦即由实转虚,由痰火内盛转为虚热证。
外感热病与内伤狂证,就其病因病史而言,外感热病,一般均有外感热邪的病史,并伴有病情的突然变化,即病势加重;内伤狂证,平素情志不遂,或突然遇到精神刺激,有情志改变的病史。
临床针对痰火扰心证,总的治则是清热豁痰,开窍宁心。外感热病,清心降火,祛痰开窍,方用万氏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内伤狂病,宜泻火涤痰,镇心安神,方用生铁落饮(《医学心悟》),正如《景岳全书》所云:“凡狂病多因于火……故治此者,当以治火为先,而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若因火致痰者,宜清膈饮、抱龙丸、生铁落饮主之。甚者宜滚痰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尊生保健
岚峰pisce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