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发展中医不容任何置疑——从历史文化视角剖析百年来反中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发展中医不容任何置疑——从历史文化视角剖析百年来反中医思潮和事件
[复制链接]
171
|
0
|
2019-8-23 01: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不是靠是否能够用西式现代科学知识讲得清楚的所谓道理而存在,它靠的是中国科学文化背景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原创的认知思维方式,更靠的是由此所取得的确切的甚至是神奇的疗效。
●“反中医”非简单的学术争鸣,已涉嫌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我们在从学术上与之争辩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与反中医人士这种蔑视、违背我国宪法的言行做斗争。
●发展中医药已不容任何置疑和争论,如果要讨论也仅限于讨论如何将中医药事业发展得更好,将中医药工作做得更好。也就是说,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有疗效就是硬道理”,这是研究中医药发展问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如果中医药治病没有疗效,或即使有一定的疗效但已不具备任何临床优势,则必然会自然消亡,只能作为一种文化历史而存在,那样也就没有今天反中医人士闹腾的机会了。事实上,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病、慢性疑难病都有明显和确切的疗效,而且还能治疗一些西医难治或不治的疾病。即使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仍然具有巨大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然而,百年来中医药却屡受指责和攻击。从清末文人俞樾最早提出废除中医以来,紧接着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名人纷纷倡导废除中医药。1929年余云岫提出建议要求全面废止中医药,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主张一律不许中医开业,1950年余云岫再度提出废止中医药方案,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也曾有过否定和取消中医的观点。直到21世纪初,仍有人发起所谓的网上万人签名取消中医药事件,并同演了一出网络闹剧。
为什么百年来反中医思潮和事件不断在上演?反中医言行对社会、人类健康、文化传承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反中医”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中医人面对反中医事件该持怎样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简略分析。
“反中医”的历史文化缘由
文化传统受冲击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学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科学文化遭受惨重打击。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知识体系,在百年前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同样难逃被打击的命运——在被贬为“封建旧医”、“封建糟粕”的同时,中医药在这块孕育了她的土地上,逐渐失去了主流医学的地位。
文化是先导,文化决定了社会观念和行为方式。以上演变过程的实质就是中医药赖以生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丧失。当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已经转变,中医药受到西化的现代中国人不理解、异议和被要求取消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评价标准西化
深究反中医思潮最主要的诉求,就是质疑和否定中医药的科学性,认为中医药是不科学的,甚至还认为是伪科学和反科学。反中医人士所依据的主要是20世纪初中期西方哲学家孔德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可证伪性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早已被以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劳丹为代表的新的科学哲学思潮所颠覆,这是很多人尚不了解却被反中医人士钻了空子的学术问题。
反中医人士所依据的以物质为中心的认知方式和科学评价标准,很显然难以理解以“天人合一”、“象信息”为中心、整体地认知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象思维模式的医疗实践活动,从而也容易得出中医是“唯心的”、“玄的”、“不科学”的结论。可以这样说,中医药不是靠是否能够用西式现代科学知识讲得清楚的所谓道理而存在,它靠的是中国科学文化背景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原创的认知思维方式,更靠的是由此所取得的确切的甚至是神奇的疗效。如果回到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知识体系中来解读中医药,那也是完全能够“讲得清楚道理的”。中医药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寒热虚实、脏腑、经络等理论,以及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关系等健康理念,符合当今世界新的绿色健康价值观。中医药学不仅能够解读全世界所有患者的健康和疾病,而且也能够被各国人民所学习和运用,所以说中医药学是具有普世价值的。
否认科学多元化
文化的多元化已经被普遍认同,但科学是否也存在多元化呢?很多人还持以否定的态度。其实,科学并非只有一种形态和评价标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此获得的知识和知识体系在形式、表达和认识深度等方面也不可能一样,这就必然导致科学的多元化。
反中医人士固执地坚持科学一元化,对科学多元化早已存在的现实视而不见,认为只有西方科学形态、表达方式和理论体系才是唯一科学的、唯一正确的。在此思想影响下,医学领域有一部分人必然会以西医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中医等一切医疗活动,凡是与西医的认知不相符的就予以否认和抨击。如此一来,就会轻易得出中医不科学的“科学结论”。
“反中医”有危害社会之嫌
反中医的言行打着张扬科学精神和维护民众健康利益的所谓正义的旗帜,似乎只是一种正常的学术论战,但只要我们稍微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言行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正义和学术争鸣问题。其言行不仅未能达到所谓的正义目的,反而成为了一种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已的行为,甚至成为一种值得社会高度重视的不正当事件。因此,我们必须更加严肃地对待。
“反中医”有反母体文化之嫌
中医药不仅是一种能够解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药知识体系,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宝贵的医药文化财富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个别反中医人士的言行,不只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伤害,也是对自己母体文化传统的一种叛逆,严重干扰和破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反中医”有剥夺生命健康权之嫌
生命是不可替代和不可逆转的,保障生命不受非法剥夺,保障生命在受到各种威胁时能够得到积极的维护,这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也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前提和基础。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维持和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包括了基本的医疗权和就医选择权。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西医虽然已十分发达,但仍然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健康问题。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医疗方式能包治百病。多一种医疗方式,就是给患者多提供一种就医选择的机会,也是给患者多带来一些生命的希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正是因为有了中医,就能够提供比其他很多国家更丰富的就医选择和更强大的医疗保障。反中医人士提出取消中医,其结果就是干扰患者更多的就医选择方
式,剥夺患者更多的医疗救治机会,这实际上就是企图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反中医”有违宪违规之嫌
1982年我国将发展传统医药郑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3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9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法律和政策法规上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可见,反中医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文化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的问题。
多年来,中医药界对反中医人士的言行也曾采取多种方式回应,却少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来认识。在此也提醒大家,以后我们不仅要从学术上与之争辩,还必须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与反中医人士这种蔑视、违背我国宪法的言行做斗争。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肠炎,痢疾,疟疾
风湿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杏林杂谈
黑巧克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