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中医学术发展有“四靠”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学术发展有“四靠”
[复制链接]
133
|
0
|
2019-8-23 0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医药学理论成型和发展的根基。深入探索文化和中医药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之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近代西医对中医诊疗方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无数中医从临床实践出发,深悟经典之奥理,兼容新知,使中医药学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中医学追求的是“顺应自然——身心健康——适应社会”这样一种整体和谐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生命力。
2010年6月20日,习近平出席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医疗工作的现状主要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其中西医以力量最为强大。近百年来西医由传入、发展、壮大到上升为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导致中医学的覆灭与消亡,而是有所发展,其原因何在,同时又对未来的发展有何启迪?值得深入思考。
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医学的发展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医有迅速蜕变和消亡的趋势。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医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具有吐故纳新而发展的一面。这种兼容新知、与时俱进,仍不失为中医学发展的主流。本文通过对近百年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的因素、方法、条件、方向、成就及众多医家学术经验等方面的探讨,从中医学发展的底蕴、源泉、途径、模式四个方面揭示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规律,以期对中医学术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
底蕴: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起源和积淀经历过漫长岁月,并且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学,无论是其众多的医疗技术发明或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都以这一文化背景为底蕴。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中医药学首先是一门人文科学,其次是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或者说是一门兼有人文科学特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产物。可以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医药学理论成型和发展的根基。深入探索文化和中医药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之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的概念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内,从古至今、世代相传的,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民族特点。传统是指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中国文化传统是指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有的认为可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是由历史沿革而来的,世代相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1] [2] [3] [4]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风湿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羡煞卐旁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