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张锡君温病重预防 儿科重望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张锡君温病重预防 儿科重望诊
[复制链接]
90
|
0
|
2019-8-23 0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今年是我的恩师、著名中医学家张锡君教授诞辰100周年。张锡君1913年2月生于无锡一个三代中医世家,幼承家学随父从医。张锡君从事中医药工作七十年,在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尤其对急重症和疑难病症有独到经验,每起沉疴,在同行中享有崇高声誉。在恩师诞辰100周年之际,略述跟师学习粗浅体会。
首重初诊 善抓主症综合治疗
张锡君教授认为,初诊含义有三:一是医生首次诊治某患者,二是医生首次诊治某病症,三是患者已经其他医生诊治后转而就诊者。对于第一种应重点了解患者主诉,发病原因及过程。第二种应重点了解本次发病与前病的关系。第三种应重点了解前医生的诊断处理及患者目前的反应。无论哪种初诊,都要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参考西医的各项检查及诊断,拟定治法,精选方药。初诊病历要详细记录,为复诊打好基础。在诊治疑难病或急重症过程中,常遇到症状繁多,病因复杂,病性交错,病位难分,虚实互见,这就要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例如颅内肿瘤患者,可同时出现头痛、神疲、失明、偏瘫、癫痫、纳呆等,要解决这些矛盾,根治肿瘤才是关键。但是肿瘤的治疗不是一个短时间问题,若患者目前最痛苦的是癫痫,一日一发或数发,治疗上应以息风镇静、化痰止痫为主,佐以化瘀散结、解毒抗瘤之品。若患者主要是头痛,治疗则以祛风止痛为主,佐以化瘀通络之品以解除头疼。又如某患儿以厌食、盗汗为主诉,同时伴有湿疹瘙痒,治疗时不应去治厌食症,而应先驱风除湿,解毒化疹,待瘙痒缓解后再治厌食症。
张锡君教授对急重症和疑难病症主张综合治疗,即合用煎剂、丸散剂、冲剂和中草药针剂等,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配合针灸、推拿、心理、饮食体育和娱乐疗法。例如治疗颅内肿瘤,除服散结丸、颅复丸外,还要与相关中成药同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饮食方面要常吃海带、黑木耳、银耳,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如遇高热神昏急症,要用三宝加放血疗法,配必备对证之煎剂,效果显著。
温病重预防 巧用辛凉之品
张锡君教授精通温病,擅治急症,主张首先未病先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卫生宣传增加卫生防病知识。其次是治未病之脏,根据不同温病发生特点,选用适宜中草药泡茶饮或适当饮食,先安未受邪之地。第三是防微杜渐,温病初期应以辛凉宣透为主,佐少量清气解毒之品,防邪深入。
张锡君教授还擅于巧用辛凉之品,有时配加凉开三宝。温病发生,无论在卫在气,首选辛凉轻透之剂,邪在卫分,以辛凉解表为主,佐以轻清气热之品;邪在气分,以轻清气热为主,佐以辛凉解表之品。服药后气分热不退,可加凉开三宝助之,如牛黄清心片、抗热牛黄散、安宫牛黄丸等。邪在营血以清营凉血为主,佐以辛凉轻透之品,以透营转气,同时加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可防抽风昏迷的发生。张锡君教授特别告诫,凉开三宝的使用不要拘泥于书本之禁戒,早用比迟用好。若抽风昏迷已发生,则主张综合治疗,煎剂丸散针灸食疗综合运用,可提高疗效。1956年,张锡君教授主研的乙脑课题取得显著成绩,他亲自执笔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方案》在当年中华医学会年会上宣读并发表在《中医杂志》上,受到卫生部奖励,并通知全国学习。
[1] [2]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黑巧克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